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敏行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八礼四仪活动方案
发布日期:2016-05-20    点击次数:     录入者: 顾萍    来源: 本站原创

八礼四仪活动方案

湖塘桥初中  七3班

活动背景: 

为积极响应省委、省教育厅的号召,深入学习新出炉的《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和《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的要求,在未成年人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净化学生思想,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此次主题班会,让大家初步了解“八礼四仪”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待人之礼”,真切感知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对“中华礼仪之邦”的认识,从而激励学生从自我做起,磨练品格、提升自我、勤奋学习,做新时代有素养的文明人。

活动准备: 

1.班会课件以及微课的制作;

2.班会稿以及对主持人的培训;

3.古今中外礼仪的学习;

4.2个微剧的培训指导;

5.班歌的准备。

活动形式: 

以生为本

活动过程: 

早间新闻的片头视频与一段介绍“八礼四仪”大背景的微课,介绍江苏省内从幼儿园到各大中小学学校都在积极开展有关“八礼四仪”的各项活动,主要用于营造一种新闻播报的感觉,以吸引学生的眼球。

接着请出这节班会的2位主持人。

女: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男:作为中学生,我们更不能忘记传统,应该力争做一名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

女: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文明之美到处传播!

合: 八礼四仪之待人之礼”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女:你知道“八礼四仪”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呢?

男:大家请看屏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男:首先请大家欣赏古今中外的见面礼义,我们小组讨论模仿学习一下,然后由小组推荐代表给大家表演。

女:有请小组推荐的代表上台,请大家从讲台两边上来,先是中国,然后泰国,新西兰,印度,法国。

(主持人边读,表演者边表演)

男:中国古代的见面礼义:跪拜、打拱、作揖。清末以前,普通老百姓见官员仍需行繁琐的跪拜礼,但随着辛亥革命成功建立民国废除跪拜礼后,即便是见官员,老百姓只需打拱作揖表示礼貌即可。打拱是最常见的见面礼节,边打拱边寒暄,很有人情味;清末作揖的一种姿势,将双手举到额头前面,以示对别人的尊重。而现代的东方人大多行握手礼。

女:泰国礼仪

泰国人见面时要各自在胸前合十相互致意,其法是双掌连合,放在胸额之间,双掌举得越高,表示尊敬程度越深。平民百姓见国王双手要举过头顶,小辈见长辈要双手举至前额,平辈相见举到鼻子以下。长辈对小辈还礼举到胸前,手部不应高过前胸。地位较低或年纪较轻者应先合十致意。合十时要稍稍低头,口说"萨瓦迪卡!"(Sawattdee,即"您好")。

男:新西兰国家的毛利人碰鼻礼

抬起双手,张开双臂,两手轻轻搭上对方双肩,慢慢地,先是鼻尖,后是前额,看准对方的相同点,轻轻地贴靠。

女:印度礼仪

主客见面时,都要用双手合十在胸前致意。合掌之高低,对开者宜高,两手至少要与前额相平;对晚辈宜低,可齐于胸口;对平辈宜平,双手位于胸口和下颌之间。口中念着:“纳玛斯堆”(梵文:“向您点头”,现在表示问好或祝福)。晚辈在行礼的时候弯腰摸长者的脚,表示对长辈的尊敬。摸脚跟和吻脚礼是印度的最高礼节

印度教徒迎接贵宾时,主人要向客人敬献花环,并亲手将花环套在客人的脖颈上。花环的大小,要视客人的身份而定。献给贵宾花环一般很粗大,其长过膝;给一般客人的花环仅及前胸

男:法国

法国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惯以握手为礼,少女向妇女也常施屈膝礼。他们的男女之间,女子之间的见面时,还常以亲面颊或巾面颊来代替相互间的握手。在法国一定的社会阶层中“吻手礼”也颇为流行。不过施吻手礼时,嘴不应接触到女士的手;也不能吻戴手套的手;不能在公共场合吻手;更不得吻少女的手。

女:感谢上面同学精彩的表演。(带头鼓掌)

男:见识了这么多的礼节,那我们平时见到老师,我用哪种打招呼方式呢?

女:这都不知道了么?早上说声老师早,其他时间说声老师好就以示尊重了呀。

男:那除了打招呼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以示对老师的尊重呢?我们大家分小组来讨论一下。

(主持人请学生回答)

女:其实尊重老师呢,莫过于尊重他的劳动了。那我们平时都有哪些行为是不尊敬师长的劳动呢?

(主持人请学生回答)

男:老师,您是世界上最值得尊敬的人,

女:是您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传授我们知识,

男:您在我们心中是永远燃不尽的烛光,

女:担负神圣职责的您在我们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感激您!

(全体起立,向后面的老师边鞠躬边说“老师,您辛苦了!”)

男:在学校,同学之间朝夕相处,情同手足。

女:同学间的友情是人类最好的情感之一。

男: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共同学习和进步,是同学相处的基础原则。

女:接下来,请大家观看两组微剧,第一场:表演者:XXX

男:第二场:表演者:XXX

男:感谢上面同学精彩的表演。(带头鼓掌)

女:此时此刻的你对于友爱伙伴,宽容礼让都有哪些想法呢?请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

(主持人请学生回答)

女:马克思说过:“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同学们,善待你周围的每一位同学,你一定会收获更多的快乐。

男: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诚实、守信一直是华夏民族引以自豪的品格。请各小组代表读一读你们所收集的诚信小故事或名人名言。

女:“言必信,行必果”、“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这种优秀文化熏陶了我们几千年。

男: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早已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中华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女: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涤荡,人们突然发现,在有些人的体现中诚信在消退,

男:“拜金”在滋长,“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

女:就连被称为净土的校园,考试作弊、欺骗老师家长等不诚信的现象也在部分同学身上突显,屡有发生。

男:有识之士在此高呼:我们的诚信发生了危机,我们的传统美德哪里去了?

女:诚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男:今天,我想号召大家举起右拳宣誓,

我们庄严宣誓:热爱班级,友爱同学,

尊进师长,孝敬父母,

为人诚实,讲究信用,

内城于心,外信于人。

做一个对他人有帮助,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女:接下来请大家有秩序的上场在誓词板上签上自己的姓名。

男:班会的最后我们共同起立齐唱一首《最炫文明风》,让文明之风炫起来。

合:我班八礼四仪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活动的延伸: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进行辅助教育,引导家长参与活动,陪读“八礼四仪”,并对学生校外的礼仪进行评价,以此来带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老师和家长的热情,将学礼仪的号角传递到家庭中,辐射家庭,通过家庭的礼仪教育影响学生在校言行,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学八礼四仪  做文明少年”致家长一封信

各位学生家长:

您好!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每个公民良好素养的表现形式,更加自觉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涵育文明。

我们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依托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成长空间,开展“学八礼四仪,做礼德少年”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遵守当代文明礼仪的基本规范,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的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努力成为品德高尚、富有理想、文明有礼、快乐健康、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江苏人。

“八礼”即

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仪式之礼: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仪

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要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在“八礼四仪”主题教育活动中,也恳请家长做到如下几点:

1.和孩子一起了解“八礼四仪”基本知识;

2.监督孩子将“八礼四仪”规范要求落实到行动中去,最终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大手牵小手,文明齐步走”,恳请家长在平时的言谈举止中做好孩子的榜样。

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总结:

我班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八礼四仪’”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我们深知:教育是一项长期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我班今后将不断开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习‘八礼四仪’”主题教育活动形式,通过外化教育转化为学生的内化,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建设人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武宜路217号    电话:0519-86504325; 0519-86505133    传真:0519-865047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0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