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学校教务处在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与政教处、总务处以及教研组、年级部等职能部门同心同德,密切配合,依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发展为核心,聚焦“提升内涵、提高质量”,坚持立德树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和课堂变革、促进学生素养全面提升的研训方向,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创新研训方式,整合研训资源,提升研训品质,切实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职能。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圆满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任务,回顾一学期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 完善“桥韵”课程体系 推进学校课程建设
我校《“桥韵”课程体系的整体建构》获常州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本学期,我校大力推进桥韵课程建设,桥韵课程主要包含“桥之引”衔接课程、“桥之墩”基础课程、“桥之梁”延展课程以及“桥之翼”综合课程。各教研组、备课组认真组织学习和研究各科新课程标准和各科教材,尤其是初三中考学科以及初一的新教材学科,努力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新学期的课堂教学之中。促进课程实施的规范化,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各类课程,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和音体美等课程的开设与实施。
二、 课堂教学精细管理 打造湖中“求实”课堂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这一中心,教学常规是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准则,良好的管理体制是我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本学期,我们继续抓实抓细常规工作,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1、要求教师按照规定时间自觉参加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做到“三有三统一”:有主题、有中心、有主讲;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程序。集体备课和独立备课有机结合,有计划高质量完成备课笔记,本学期对各教师的教案检查了两次。每次检查后,教导处都认真总结,如实反馈,促使教师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2、组织教师相互学习交流,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年级组长、行政人员和40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听课30节以上,其他老师听课20节以上,并按要求完成网上评课任务,教务处对教师听课情况定时进行检查督促,每月对教师的听课节数以及网上评课情况予以公布,督促各备课组充分借助自动录播系统,推进课堂微格教学,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3、校级公开课仍采用自主申报和学校安排相结合的办法,50周岁以下老师至少申报一节,教研组长开学第一周就做好分配协调工作,同一学科同一年级一周最多一节,必须做好评课议课工作。教务处全程参与公开课的听课评课工作,
本学期教师的公开课质量明显提高。
4、教研组、备课组考核纳入常规,学校根据工作成效,评出校级优秀教研组、备课组,并在下学期颁奖。
5、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校级以上公开课观摩活动,并主动登记并完成网上评课任务。本学期组织教师到徐州、杭州、苏州、南京以及武进区各兄弟学校进修、培训达200多人次。
三、加强教师内部管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坚持把自身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强化内部管理,积极响应“建设三型机关,争当先行表率”活动。努力构建一支思想品德良好、专业功底扎实、教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实现工作作风的进一步改善,工作效能的进一步提升,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务处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新范式
组织中小学教师认真学习新修订的《常州市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教学常规)》,引导学校研制校本化的教学常规实施和考评细则,强化对教学常规落实情况的督评检查,全面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继续认真学习集我市众多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优秀教师智慧的《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丛书,切实加强课型研究,形成具有我校“四环四思,八度探究”的课堂教学新范式。
2、切实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新教师尽快成长,本学期开学前,教务处组织了新一轮“青蓝工程”结对启动仪式,明确师徒双方的职责。
在12月份组织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 蒋宇婷、沈晶、谈益、曾鸣、刘爱华、谢舟萍、姜杨明获我校第十四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竞赛一等奖。
积极做好湖塘教研协作片各成员学校的横向联系工作,促进校际交流,均衡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我校承办了湖塘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徐修伟、曾鸣老师在主题公开课中,秉承“求实”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核心,以方法为主线,以策略形成为目标,大胆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得到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
四、狠抓教学常规,确保教学科学、有序开展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湖中教师规”,并自觉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教务处以此要点作为考核教师日常工作行为;同时,在学生中开展“学习规”系列学习活动,并与政教处共同开展检查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科学的学习习惯。
1、扎实推进生命教育、绿色教育和公民教育等德育项目实验,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辩证认识学习负担,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热情,让学生乐学好学。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期中召开减负增效工作会议,要求全体教师严格按照省、市、区相关规定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精选作业,严格控制作业总量。
2、抓好寄宿生夜自习管理。夜自习坐班老师应准时到班,并认真核对夜自习学生人数;看班期间要全程关注学生自习情况;若值日老师有特殊情况需调换,必须经教务处批准。
3、加强对图书馆、实验室的管理
功能室的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主阵地之一,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在科学、体艺以及信息技术等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期初,教务处组织召开功能室管理人员会议,增强他们做好学校功能室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督促各管理员完善各类记录。图书馆、阅览室贯彻常州市示范图书馆评估细则精神,坚持每天开放,保证一线教学的需要。实验员为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要严格把好药品安全管理关,特别是有毒药品的使用应做好记载,同时对实验仪器应妥善保管,登记造册,积累保存资料。本学期化学实验员沈文京老师、生物实验员倪志坚老师参加区实验员培训,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4、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艺术工作规范》。医务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疾病预防工作,依据常规对学生进行体检、防近工作和预防传染病知识宣传工作,并举行健康知识讲座。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确保学生安全。定期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消防演练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严格学籍管理
严格执行学生学籍电子化管理的有关规定,确保学籍专人管、专机管、专柜管。同时,按上级要求,做好相关表册、数据的网络传送任务,使学籍管理制度化、信息化、规范化。
6、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要求
新时期的教师要在现代化技术运用上与时俱进,要求教师自觉专研、学习当下最新的现代化技术,积极参加课件制作,微课制作等各类竞赛。李燕平、张燕波、万蓓获2017年武进区信息化教学能手(数字化学习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史秋玲获二等奖,许萍与沈苏甜老师的教学设计及课件均获2017年武进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及课件评比一等奖。
7、做好提优补差工作
提优工作仍坚持日常提优与团队辅导相结合的原则,中考学科以备课组为单位有计划、有分工完成提优任务。补差工作主要利用平时教学和辅导课时间完成。日常提优和补差计划、教学案都要报教务处审核、存档。本学期对辅导课进行改革,要求老师利用辅导课提优和补差,教务处进行专项检查。为了“让每一个学困生也能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本学期,教务处继续组织开展“比学帮超”活动,规定班主任、优秀生、学困生的义务和权利。一学期下来,活动成效显著,初一、初二、初三期末考试,整体成绩喜人。
8、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成果丰硕
詹研、焦嘉怡同学获“初中世界杯”江苏省第十七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市级二等奖,盛子懿、唐月、孙珺为、王紫筠、徐睿、徐烨、徐子凌、金怡、陈馨瑶、高建伟、金宇航同学获市级三等奖;赵靓、顾羲和同学获武进区2017年中小学生作文比赛初中组二等奖,许诚畅同学获初中组三等奖;刘祯一、朱国平的作品获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硬笔书法大赛江苏常州地区比赛初中组一等奖,程雅迪、马宇轩、陆芊妍、石苏南、恽嘉钰等五人的作品获三等奖;华肖婷、许诚畅和张欣杰获第二十九届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一等奖,李天泽、李成功、陶璐和徐嘉祺获二等奖,庄振阳获三等奖;钱羽欣的作品获2017年常州市“父爱如山”中小学征文大赛中学组三等奖,戚可欣、王斐、王剑卿、杨佳烨获优秀奖;叶子龙、杨琪逍获2017年“走进澳门”文化艺术节演出选拔活动优秀奖;王涵获“我喜爱的一本书”全省中小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唐祯英获二等奖,施淘获三等奖;许诺获“初中生世界杯”江苏省第十七届中学生作文大赛省级一等奖,沈童获二等奖;我校殷海巍的征文作品获2017年武进区青少年《绿色承诺》读书教育活动中学组二等奖,董雪莹获三等奖;金杏悦的手抄报获中学组二等奖,丁周彤、金子钰、林嘉、孙雨欣、王裴获三等奖,杨尧的摄影作品获中学组三等奖;我校钱俊帆获2017-2018年金鸡湖击剑联赛(总决赛)第三名;我校获2018年武进区“前黄实验杯”迎新春跳绳、踢毽比赛初中组跳绳团体总分第二名,踢毽团体总分第二名!其中,邬家传同学获跳绳第三名,李文豪获第五名,陈希获第七名!陈冠希获踢毽第三名;校获武进区第四届运动会青少年部游泳比赛中获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三名,其中章小优同学获初中女子100米自由泳、100米蛙泳、100米蝶泳三项第一名,沈俊彤获初中女子100米仰泳第二名、100米自由泳第五名;林楷获2017年常州市第八届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初中组软笔行书二等奖、硬笔行书三等奖,陆璊获软笔行书三等奖。
五、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建设湖中学生社团文化,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张扬学生的个性,突出我校办学特色;以社团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营造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良好氛围。本学期我校利用每周四下午第四节课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社团活动:
1、艺术类:国画、素描、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声乐、器乐、舞蹈、主持等。
2、体育类: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举重,长跑,跳绳、踢毽。
3、文化类:文学社、逻辑思维、英语角、物理创新实验、化学创新实验、生物创新实验。
4、科技类:车模、船模、航模、三D打印设计、机器人比赛、网页制作、编程设计。
5、其他类:手工制作、烹饪、摄影等。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推动我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项目。本学期,教务处配合学校成功举办了运动会、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书画、乐器、文学等兴趣小组活动和各级各类学科知识和素质能力竞赛,普及面广,参与者多。此外,教务处加强对地、生、音、体、美、劳等学科的管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推进学生课外活动的正常进行。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斐然:2017全国青少年足球冠军杯赛总决赛(12岁女子组)季军;武进区第四届运动会青少年部游泳比赛中获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三名;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硬笔书法大赛江苏常州地区比赛“优秀组织奖”; 《猫》获2017年武进区“第五届市民艺术节活动”中小学生声乐比赛获中学组一等奖;2017年常州市中小学生声乐比赛二等奖;2017年武进区初中生足球联赛暨武进区足球传统校比赛男子组第六名;2017年武进区初中生篮球联赛暨武进区篮球传统校比赛男子组第七名;2018年武进区“前黄实验杯”迎新春跳绳初中组团体第二名、踢毽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二名、中长跑初中组团体第四名;2017年“走进澳门”文化艺术节演出选拔活动优秀组织奖;《最美年华》获第八届江苏省中小学“校园心理剧”优秀剧目征集活动评选二等奖;“我喜爱的一本书”全省中小学生演讲比赛“优秀组织奖”。
六、优化教研方式,提高教研影响力、凝聚力
1、进一步加强学科教学研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根据区教育局教研室精神,以人才强教深化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师德修养,提升师能水平,提升名师品牌,合力打造人才引领的新高地。贺剑英副校长获2017年常州市教育领军人才,金麟副校长获2017年常州市教育管理拔尖人才。湖塘桥初级中学 “贺剑英名教师工作室”正式启动,所有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青年教师加入其中,她是打造优质高效“求实”课堂的又一重大举措,更是强化骨干教师培养,打造过硬教师队伍的重要抓手。湖中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成长迅速。今年我校沈苏甜、王怡、王芳老师获武进区第七批骨干教师;史秋玲老师获2017年武进区初中青年历史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万蓓老获武进区2017年初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活动二等奖;祁芬获区初中语文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陆文云老师获武进区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比赛一等奖,钱琳琳老师获三等奖;翟莹获2017年武进区中学美术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
2、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学研究制度,建设教师学习研究的共同体,提升学校的研究能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学习各学科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加深专业理解,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能力。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提升教学活动、教育科研、师德建设、常规管理等方面的水平,促进教研组主动发展。改革和完善备课制度,强化独立备课、集体研讨的意识,引导和规范青年教师编写课程方案和详细教案,引导教师积极开展教学设计展示、研讨活动。引导教师积极开展对“初中生发展性学力培养策略与评价研究”的研究,进一步改进教学设计方式,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深入研究网络技术介入教科研工作的新特点,研究教研观念、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构的新变化。积极向上级教研部门推荐学校优质“特色教研活动”、“名校课程”、“名师课堂”。引导广大教师开展“e学习”的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益和质量。姚骏杰、钱琳琳的作品获2017年“青果在线”课题研究成果征集评优活动二等奖,周涛、李燕平、王怡、薛颖娟、谈愫获三等奖;李燕平老师获2017年武进区信息化教学能手(数字化学习课堂教学展评)评比语文学科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常州市信息化教学能手(数字化学习课堂教学展评)比赛。史秋玲老师获历史学科二等奖;孙伟获武进区第十届中小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活动优秀辅导教师奖。
4、进一步树立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意识,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围绕教育教学中突出的具体问题,精心选题、精细设计、精当操作、精致管理、精彩呈现,以教科研促教师,以教师促教学,努力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实效性,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11月份省级课题《初中生发展性学力培养策略与评价研究》通过了中期评估;2017年区级课题结题鉴定暨教科研培训活动中,我校李燕平、毛文娟老师主持的课题《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共生策略研究》以及钱琳琳、钱霞主持的课题《初中生化实验教学有效整合策略的研究》均受到了评委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并顺利结题;2017年12月新一轮课题申报中各教研组积极申报区级课题。杨琴、姚骏杰老师撰写的论文获2017年度武进区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周晴获二等奖;许萍老师指导的《做阳光少年——中学生课外生活情趣的调查研究》获2017年常州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一等奖;万蓓、姚骏杰老师撰写的论文获2017年武进区信息技术论文比赛一等奖,周强获二等奖。
今后我们教务处将继续坚持一贯作风,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注重配合,与全体教师团结一心,努力工作,开拓创新,科学操作,创造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