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塘桥初中“敏行”德育校本课程方案
一、德育校本课程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学德育大纲》等有关要求为依据,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在保证对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基础上,努力构建具有初中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力求在德育校本课程认识上有所突破,在德育工作实践上有所创新,在德育工作实效上有所提高,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系列化、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德育校本课程总体目标
学校德育工作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主线,打造“全员德育,文化育人”的德育工作核心理念,开展“敏行”为重点的多元丰盈的德育活动,制订如下目标:
1、德育校本课程管理目标:系列化、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1)德育工作系列化。力求把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分解到年级,具体到学期与月,每月根据主题安排活动,形成系列,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受到教育。
(2)德育管理人本化。逐步建立以学生成长导师制为基本模式的亲情化、互动式、人本化的校园人际关系。
(3)德育队伍专业化。使年轻班主任教师100%的接受学校及上级有关部门培训,积极争取德育专职人员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参加上级举办的专业培训;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通过培训在全校培养一批德育工作带头人。
(4)德育评价科学化。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的“双线”评价机制,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教师德育工作评价,把教师德育工作评价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核。
(5)德育资源最优化。利用好校内德育阵地,充分发挥其主阵地作用;积极开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发挥德育基地的互补作用。
(6)德育效果最优化。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做好“八礼四仪”,使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合格率在98%以上。
2、德育校本课程育人目标,以培养“笃学敏行、脚踏实地”的具有中华底蕴、国际视野、多元发展、有智慧、能创新、勇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公民作为湖中育人目标。
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以下素质的青少年:
(1)、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2)、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志向。
(3)、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行为习惯文明,团结友爱,孝亲敬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4)、具有现代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观念;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5)、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6)、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初步了解党的基本知识,为将来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三、德育校本课程的理念:
1、坚持德育为首理念: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确保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坚持德育为首、成才先成人。
2、坚持全员德育理念: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全员管理观念。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形成人人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的合力,特别要加强德、智、体、美、劳的整合互动。
3、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学生是德育主体的观念,帮助学生确立自主发展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坚持内化提高理念:德育工作应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其最高境界是学生心灵的内化。这一过程首先是严格制度管理,其次是在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亲身的学习、实践、体验,并经过多次反复,逐步内化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德育校本课程类型:
1、学习课程:时政课,校班会,学科渗透;
2、专题课程:请名师、专家讲座;
3、环境课程:校园、班级环境布置,校园、班级文化;
4、活动课程:如艺术节、体育节、主题活动月、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重大节日庆祝会活动等;
5、社会实践:社会考察与调查,军训等。
五、德育校本课程内容:
1、政治思想教育
2、行为养成教育
3、道德品质教育
4、民主法制教育
5、心理健康教育
6、社会实践教育
六、德育校本课程实施原则:
1、坚持正确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原则
2、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知行统一原则
3、坚持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4、坚持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5、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6、坚持集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
7、坚持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原则
七、各年级德育重点、目标及内容
(一)初一年级德育重点、目标及内容
1、德育工作重点
1)做好中小学德育的衔接工作;
2)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学习和学会遵守《新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湖中学习规》,注意起始年段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初步建立良好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学风与班风;
4)中华民族精神、民族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教育;
5)进行初步的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
2、初一德育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
⑴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素质,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⑵初步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学习目的;
⑶学习并继承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
⑷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以及树立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的认识; ⑸相信科学,拒绝迷信。
2)道德行为目标
⑴培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
⑵培养遵守《新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自觉意识;
⑶初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尊敬父母和长辈、尊敬老师,关心集体和他人,以为集体和他人做好事为荣的观念;
⑷勤俭节约,尊重劳动,爱惜劳动成果;
⑸初步懂得责任和义务的内涵;
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目标
⑴认识并初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⑵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⑶培养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品质;
⑷初步具有承受学习与生活上的挫折和压力的心理准备;
⑸初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观念。
3、德育内容
1)思想品德方面
⑴加强和巩固“五爱”教育;
⑵正确的学习目的教育;
⑶热爱和关心班集体的教育;
⑷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内容的教育;
⑸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以及优良传统教育。
2)道德行为方面
⑴校规校纪教育,自觉遵守《新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⑵爱护花草树木、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爱护公物教育;
⑶安全意识教育;
⑷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规范教育;
⑸敬老爱幼,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和公共秩序教育;
⑹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教育。
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方面
⑴进行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⑵正确认识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学中有关对元认知的认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的内容;
⑶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品质的培养;
⑷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教育;
⑸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的培养与教育。
(二)初二年级德育重点、目标及内容
1、德育工作重点
巩固初一年级德育成果,根据初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青春期心理教育与引导,平稳地向青春期过度,实现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转化,努力缩小差距,减少两极分化;巩固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的成果,进行初步的理想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
2、德育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
⑴进一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素质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⑵具有初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知法、守法;
⑶树立爱校、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树立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刻苦学习的情感;
⑷相信科学,拒绝迷信和陈规陋习,初步具有科教兴国意识;
⑸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有积极向团组织靠拢的意识。
2)道德行为目标
⑴养成自觉的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与行为习惯,继续养成文明的行为规范意识;
⑵具有自觉遵守《新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意识;
⑶关心集体和他人,以为集体和他人做好事为荣,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较为复杂的问题;
⑷珍惜时间和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较为科学的学习方法;
⑸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做到心中有他人,学会养成先人后己的好品质。
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目标
⑴养成与巩固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⑵能够较正确地看待和评价自我和他人,具有初步的自我调控能力;
⑶能够正确处理交友与学习的关系;
⑷对异性交往有较为正确的态度;
⑸进一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观念。
3、德育内容
1)思想品德方面
⑴继续加强“五爱”教育;
⑵正确的学习态度教育;
⑶知法、懂法、守法观念与意识的教育;
⑷树立远大理想的教育,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教育;
⑸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学习与基本国情教育。
2)道德行为方面
⑴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进行遵守《新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⑵从孝亲敬老到尊重、关心、爱护、帮助他人的教育;
⑶保护环境意识与参与环保行动的教育;
⑷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规范的教育;
⑸能较好地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和公共秩序教育;
⑹爱惜粮食的习惯养成教育;
⑺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的培养教育;
⑻艰苦奋斗传统教育。
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方面
⑴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⑵关心心理成长历程,自觉塑造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
⑶进一步了解“元认知”,并把它运用到塑造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自我监控和自我教育中;
⑷在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中,正确理解父母亲的关爱,消除家庭教育中的逆反心理;
⑸为人正直,诚实谦虚,发奋进取,戒骄戒躁,意志坚定等优良品质的养成教育。
(三)初三年级德育重点、目标及内容
1、德育工作重点 巩固前两年的德育成果,根据初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面临的毕业、升学、就业压力进行教育与引导,开展知法、懂法、守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的教育,进一步进行理想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2、德育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
⑴了解我国基本国情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常识; ⑵热爱中国共产党,了解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⑶具有进一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懂法、守法;
⑷由爱校、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出发,进而树立主人翁意识和民族责任心、自豪感,立志报效祖国;
⑸有积极要求上进、争做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的意识。
2)道德行为目标
⑴继续培养与巩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与行为习惯的意识,培养文明的行为规范,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⑵能自觉遵守《新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⑶心中有他人和集体,能正确处理自我、他人与集体三者的关系; 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努力学习,立志成材;
⑸有自觉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目标
⑴进一步养成与巩固健康、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⑵具有较稳定健康的包括兴趣、爱好、意志、情趣等在内的性格;
⑶基本形成较稳定的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正确处理同异性之间的交往和友谊;
⑷初步具有用正确的观点、思想、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德育内容
1)思想品德方面
⑴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常识的教育;
⑵党史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
⑶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教育;
⑷国情、家乡情、校情和发展前景与爱校、爱家乡、爱国的教育;
⑸共青团的性质、宗旨、任务与青年进步成长的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团的知识教育。
2)道德行为方面
⑴进一步进行遵守《新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⑵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⑶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优良传统的再教育;
⑷谦虚、诚实,诚恳待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
3)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方面
⑴青春期心理卫生教育;
⑵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
⑶初三的正确学习复习方法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指导与教育;
⑷进一步进行良好的品质养成的教育和理智感、成人感、独立意识的引导与教育;
⑸正确判断是非能力的培养与教育。
4)毕业教育
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教育;
⑵“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
⑶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和亲情、友情教育;
⑷“做合格的初中毕业生”教育
围绕湖中精神“恭”“宽”“信”德育活动课程化具体安排:
月份主题 | 周次 | 主题内容 |
1月读书节活动月 | 1 | 学习读书节活动方案、落实活动要求 |
2 | 迎接期末考试,学法指导与分享 | |
3 | 安排学生休业式活动 | |
4 | 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 |
2月寒假社会实践月 | 1 | 组织好学生的寒假社会实践 |
2 | 做好家访工作,政教处电话随机查访情况 | |
3 | 家长学校活动 | |
4 | 爱心护蕾活动 | |
3月学雷锋活动月 | 1 | 开展“岗位学雷锋”。各班学雷锋小组走向社会 |
2 | 3月12日植树节,环境育人;宣传绿色学校工作 | |
3 | 团队走进敬老院活动 | |
4 | 3月22日世界水日,开展节约用水活动。 | |
4月生命教育月 | 1 | 加强中学生礼仪教育,争做“文明学生” |
2 | 4月5日清明节,“革命传统”、“艰苦朴素”教育。 | |
3 | 召开家长会,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 | |
4 | 珍爱生命教育活动 | |
5月感恩教育月 | 1 | 青春仪式 |
2 | 抓好校风、班风、学风的“三风”教育 | |
3 | 母亲节,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主题感恩教育活动 | |
4 | 全国助残日,关爱残疾人教育活动 | |
6月诚信教育月 | 1 | 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 |
2 | 父亲节,感谢父亲的养育之恩活动 | |
3 | 诚信教育月主题活动 | |
4 | 科普行动日活动 | |
7月社会实践活动月 | 1 | 做好家访工作,政教处电话随机查访情况 |
2 | 班主任论坛、班主任培训 | |
3 | 组织好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 | |
4 | 爱心护蕾活动 | |
8月社会实践活动月 | 1 | 做好家访工作,政教处电话随机查访情况 |
2 | 班主任论坛、班主任培训 | |
3 | 组织好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 | |
4 | 爱心护蕾活动 | |
9月入学教育月 | 1 | 入学规范教育(湖中学习规)、初一年级筹备班歌、爱国歌曲比赛 |
2 | 入学规范教育、尊师教育(9.10教师节) | |
3 |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秋节) | |
4 | 筹备主题班队活动 | |
10月爱国主义教育月 | 1 | 各年级筹备爱国主题活动和比赛 |
2 | 观看爱国主义教育视频 | |
3 | 初一年级班歌、爱国主义歌曲比赛 初二、初三年级“爱国、爱家、爱自己”主题班队活动 | |
4 | 初一年级“爱国、爱家、爱自己”主题班队活动 初二、初三年级爱国主题朗诵比赛 | |
11月法制教育月 | 1 | 观看法制教育视频,认真学习,写观后感 |
2 | 迎接期中考试,学法指导和分享,心理疏导活动 | |
3 | 期中考试总结与家长会 | |
4 | 开展“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 |
12月“求实”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月 | 1 | “求实”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通知,筹备活动内容 |
2 | 组织排练艺术节活动 | |
3 | 学校社团活动总结 | |
4 | 各年级艺术节彩排,“求实”校园文化艺术节汇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