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湖塘桥初级中学家长委员会10月30日联合常州读书网开展“新时代新阅读新发展”系列读书实践创新活动。第一次阅读实践创新内容——活学活用《弟子规》,帮助家长对孩子“好好说话”。
在活动中,湖中家委会主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家庭教育委员会会员童家松和参加活动的家长一同学习十九大报告中相关内容;大家随后交流了湖塘桥初级中学做了很多让家长和孩子满意的内容。
当大家交流到“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家庭时,很多家长选择了沉默。很多家长很苦恼:孩子越大越来越不听话。多位教育专家对此的解释是“家长没有对孩子好好说话,导致孩子不愿意听家长说话。”
家委会主任童家松进一步补充:不少孩子很不满意家长的家庭教育,特别是在说话方面。孩子很想听家长说话,但家长很多时候却在批评、指责孩子。
为了更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委会选择活学活用《弟子规》。童家松简单介绍了《弟子规》背景资料:《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为了让家长听得懂记得住回家就好用,家委会每周引导家长学习《弟子规》上一个内容。第一次学习的内容是“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解读的意思是“家长用自己的权势来降服孩子,让孩子去服从,孩子口服心不服;如果家长用友善的语气和孩子说话,这些话是孩子能够理解的,那孩子就会心服口服,孩子就会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
介绍了字面意思之后,童家松现场和家长互动,家长在家里如何和孩子好好说话:在家里和孩子说话时要需要心平气和,多说“可以做什么事情”,少说“必须做什么事情”。孩子知道自己必须完成作业。
在活动快要结束时,童家松向大家推荐了一些学习实践《弟子规》的书籍:《落实<弟子规>中小学篇》、《与孩子一起成长:从<弟子规>学做智慧父母》、《精讲<弟子规>》、《<弟子规>到底说什么》、《<弟子规>说什么》、《<弟子规>与幸福人生》、《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君子道:实践<弟子规>的智慧》、《大家都学<弟子规>》、《如何落实<弟子规>》等。
(湖塘桥初级中学供稿 撰稿:谢贤杰 摄影:谢贤杰 审核: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