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敏行德育>>国际理解教育
湖塘桥初级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试点学校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16-11-25    点击次数:     录入者: 谢贤杰    来源: 本站原创

在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已愈来愈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与国际社会密切相关,而不可能脱离整个世界独立存在。因此,我校积极申报第三批国际理解教育试点学校,希望能通过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学生关心人类共同发展的情操,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升我校学生的国际素养。

一、学校概况及现有基础分析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创建于1946年,初名私立武进求实中学。占地58593㎡,建筑面积24928㎡,其中,活动场地面积23246㎡,绿化面积19149㎡;有400m标准塑胶田径场,近600㎡室内活动场地和500㎡的室外塑胶乒乓及联合器械场地。2010年以来,武进区政府投资1800万元,为学校重建了综合楼。综合楼内设4个网络教室、8个理化生实验室、6个音美教室,还有智能录课室、心理咨询室、生物标本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档案室、多功能厅等教辅用房。学校所有教室、功能室均配置了多媒体设备,有学生电脑297台,教师办公用笔记本电脑169台,实现了无线网络覆盖。2012年以来,学校更新图书30000多册,更新费用达40多万元,藏书77761册,生均35.8册。

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了省“示范初中”、省“模范学校”、省“文明单位”、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红十字示范学校”、省“健康促进学校”、省“平安学校”、“全国心理辅导特色学校”、“全国励志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和谐教育名校”等荣誉称号,2012年在市首批优质学校复评中获得优秀等级。我校秉承“求实”校训,确立“固本强基,求真务实”的办学理念,用“恭、宽、信”的湖中精神引领每位学生,关爱和尊重每位学生,指导湖中的各项工作,多年连续获武进区教育质量评估一、二等奖。

(一)完备的人力资源

湖中教师教学水平在市、区领先,拥有着一支善学习、善征战、善反思的教师团队,教师群体有实力:形成了以特级教师为首,骨干教师为翼金字塔团队,学校精心培育、倾力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学校有47个教学班,2441名学生,160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153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本科率为94.1%,高级比例为59.5%,五级梯队比例为32.0%。

(二)完全的保障措施

为让项目实验更有序、更健康地推进,学校在国际理解教育项目的制度、技术、经费、人员等方面制定了完备的保障机制。

1.成立专项研发小组,予以人才保障。成立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专家指导组、项目核心小组四个层次的组织机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积极研究、协调、组织和落实项目实施等工作。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和议事制度,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2.申请专项研发经费,予以经济保障。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五年投入规划。目前,湖中已经拟定国际理解教育项目推进草案,争取教育局、学校、家长、企业等多方投入,形成多渠道筹集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

3.制订项目研发制度,予以制度保障。制定技术、团队、资源、课堂、科研等各项制度来保障。落实国际理解教育学科优先发展制度,并将此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体系,争取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国际理解教育项目的建设。

4.组建项目宣传机制,予以宣传保障。充分利用和整合区域教育宣传资源,建立国际理解教育宣传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家长、社区、地域优势,及时宣传项目实施取得的阶段成果。

二、学校国际理解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

1. 形成海纳百川的国际理解态度

使学生在了解国际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接纳、关心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形态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关心人类共同问题,形成“地球村”的概念。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国际责任感,提高国际意识,从而帮助学生跳出狭隘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从全人类、全世界进步的视野去观察和思考问题。

2.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先进文化

使学生了解各国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特别是近代以来西方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和变迁,各民族的习俗特点,了解各种社会制度的不同和联系,了解全球生态状况等等。

3.掌握求实创新的国际竞争本领

大力引进先进的国际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深化课程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效率,追求有效教学,使学生学到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高尚,能适应世界的发展变化,有较强的生存竞争能力。

4.培养求真务实的国际交往品格

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和科学前卫的现代意识,东方文明的独特神韵和西方人文的哲理思辨和谐地融为一体,让学生拥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习俗的胸怀和品质,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形成高尚人格,懂礼仪,明是非,做人诚信,处事踏实,举止文明、儒雅、得体。

5.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明

让学生在了解异国文化,了解国际发展动态的同时,反观本民族文化及发展前途,加深理解和认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在与国际先进文化共存与融合的同时,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辐射能力,努力传播和扩大民族优秀文化的影响。

(二)推进策略

1.加强师资,促成教师水平的提升和理念的转变

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落实者,关键是教师。因此加强师资培训尤为重要。教师可制订教师自主学习计划,加强教师对东西方文化的了解,培养教师在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识,提高教师的文化品位。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或外教来我校讲学,在教师培训中开设“国际理解教育研究”专题课,采取各种形式,定期进行理论学习、英语学习、文化学习的交流;组织教师进行国际理解教育和双语教学的研讨,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

2.多方挖掘,形成丰富的国际理解教育资源库

充分挖掘课内资源及课外资源,逐步形成系统、丰富的国际理解教育资源库。其次,通过家委会、问卷、亲子作业设计等形式,让广大家长了解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内容、做法,开展实践活动,让家长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调动家长支持、关注、参与国际理解教育的热情。同时,发挥社会资源,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体会感知国际理解教育。

3.讲求实效,注重学科渗透和校本课程开发

在课堂教学中科学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是我国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应注重区分语言、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等不同课程的特征,有针对性的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除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理念,还要重视基于国际理解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如《国际礼仪》、《中西方文化差异》、《走进美国》、《走进日本》等。重视基于国际理解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弥补学科教学中国际理解内容的不足,丰富国际理解教育的形式与材料。

4.放眼世界,构建国际理解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

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我们在积极借鉴别国文化的同时,也要将自身文化的精华加以展现,传播出去。开展师生互访互学友好学校的交流,扩大直接进行国际交流面,让更多学生体会世界各国的诸多差异,有利于学生学会比较,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深入实施。如与外国小朋友通信、交换书画作品,交流作文,甚至利用网络开展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国际理解教育的多样化开展。

(三)具体措施

1.加强课程研究,学科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各学科教师结合本学科教学目标,寻求并建立与国际理解教育相结合的切入口,挖掘中学文化、艺术等现有教学内容中能够作为国际理解教育载体的内容,在教学中尽量渗透国际理解的思想。组建以学科课程为主,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为辅的课程结构,以各学科教材体系为主线抓住国际理解教育渗透点,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溶入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国际理解教育的有关知识。每学期要求各科组至少开设出一节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公开课,并要求对国际理解教育学科渗透活动进行总结。

2.开发学校文化,营造国际理解教育氛围

校园文化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让学校的每面墙壁都能对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充分利用学校长廊、教学楼、 宣传栏、楼道等,通过文字、图画营造国际理解教育氛围,经常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良性刺激,并让每个班级、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让学生自己运用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装饰创设班级的环境,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分发挥黑板报、橱窗窗、广播、电子屏幕、电视报道和校园报刊的优势,巧妙地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发挥学校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以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3.结合“English Association ”社团活动,开发国际理解教育功能

学校以“English Association”社团为主阵地,积极推进行国际理解教育。在这个社团里,老师和学生都要尽量说英语,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如一起学唱英文歌曲,播放英文短片或电影,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短剧比赛等。此外还可结合湖中的校园艺术文化节、读书节以及中国传统佳节和国外重要节日,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对比了解国内外的节日,进行民族文化与各国风俗相结合的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体验、感悟、收获。

4.确立科研课题,推进国际理解教育进程

成立国际理解教育研究课题组,申报并有序开展课题研究,制定实施计划,研究实施中的问题。引导广大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加深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建立科研评价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具有“国际理解教育”的科研工作。并且各年级设立子课题,班级、社团子课题采用师生比较熟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情感和能力,为学生成为现代化创新人才奠定初步的根基。

5.坚持心理教育,拓展国际理解教育特色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传统特色项目,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坐镇心理咨询室为师生进行心理辅导;每学期还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阳光心灵”互助等活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从心理咨询室走向课堂,渗透到各个领域,已从针对少数特殊对象走到面向全体学生,已从部分教师参与走到了全体教师投入,从单纯的心理障碍疏导走向了全面的心理健康辅导。今后我校将继续坚持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学习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拓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活动,以期取得更好的辅导效果。

我们把“求实”作为校训。因为“求实”,是一种科学精神,强调尊重规律,实事求是;是一种价值追求,强调求真务实,固本强基;是一种工作作风,强调真抓实干,认真负责。“求实”,不是没有理想,而是立足现实,积极进取;不是因循守旧,而是脚踏实地,开拓创新;不是死揪硬抓,而是尊重规律,讲究科学。“春风化雨勤润物,桃李芬芳香满园。”湖中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教育园地上耕耘着、收获着: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每一项荣誉都见证着我们的付出,每一项荣誉也见证着湖中的进步,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我们不变的目标,更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武宜路217号    电话:0519-86504325; 0519-86505133    传真:0519-865047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0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