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湖中新闻>>校务公开>>工作计划总结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务处、教科室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4-01-27    点击次数:     录入者: 金敏怡    来源: 本站原创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务处教科室工作总结

  本学期,教务处、教科室在壮旭东校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老师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工作意见,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思路和具体目标,根据教务处、教科室制定的工作计划,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以重实际求实效为原则,以抓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为重点,积极推行新课堂改革,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我们精耕勤作、务实求新,战胜了接踵而至的困难和挑战,圆满地完成了学校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及协调工作,有效地保障了学校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秉承“桥韵”课程体系 推进学校课程建设

本学期,我校继续大力推进桥韵课程建设,各教研组、备课组认真组织学习和研究各科新课程标准和各科教材,努力把新课程标准理念落实到新学期的课堂教学之中。促进课程实施的规范化,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各类课程,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和音体美等课程的开设与实施。

二、教学精细管理 打造湖中“求实”课堂

开学初,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好教师任课表、作息时间表、班级课程表等基本规章制度,以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做到早准备、多沟通、细检查,切实保证教学正常稳定进行。

1、严抓各项教学常规,确保教学有的放矢

教务处召开了多次教学常规培训会,从师德师风、工作纪律、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教研活动等方面对新教师教学常规提出了具体、严谨的要求。进而规范教师教学管理,细化常规要求,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教务处定期组织教学检查,对备课、上课、听评课、作业的设计与批改等各项常规工作分三次(学期初、期中、期末)进行了普查和抽查,并及时进行了反馈,督促老师们将各项教学常规落到实处。从检查的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的教师都能做到认真备课,及时认真批改作业,常规工作做得较扎实认真。

2、中考学科统一教学案制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学校以备课组为单位,凝聚全组智慧,中考学科继续实行教学案制,在教与学的融合中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教学效率的双赢目的。一学期以来,我们专门对各备课组备课的教学案及各人的个性化教案进行了检查,对各班级的学生作业进行了抽查。对检查情况逐一登记备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找相关人员沟通了解,促其整改,受到了明显的效果。
    3、落实“双减”政策,夯实“五项管理”

进一步落实睡眠、体质、读物、手机和作业管理,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制度,努力做到有章有循,落实到教务处细化五项管理要求,落实作业公示制度,作业质量评价制度减量保质提升作业质量制订《课间十分钟活动方案》,保证将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制订《学生早晨到校管理方案》,保证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加强对图书馆、实验室的管理

期初,教务处组织召开功能室管理人员会议,增强他们做好学校功能室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督促各管理员完善各类记录。图书馆、阅览室贯彻常州市示范图书馆评估细则精神,坚持每天开放,保证一线教学的需要。为切实做好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管理工作,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促进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湖塘桥初中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物化生实验员为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要严格把好药品安全管理关,特别是有毒药品的使用应做好记载,同时对实验仪器应妥善保管,登记造册,积累保存资料。本学期化学实验员沈文京老师、生物实验员倪志坚老师参加区实验员培训,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5、严格学籍管理

严格执行学生学籍电子化管理的有关规定,确保学籍专人管、专机管、专柜管。同时,按上级要求,做好相关表册、数据的网络传送任务,使学籍管理制度化、信息化、规范化。

三、优化教研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本学期,教务处、教科室组织了多次教师培训活动,包括新教师岗前培训、学科教学培训等,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本学期我校组织开展武进区初中语文主题写作暨胡小凡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武进区九年级数学教材教法研讨会,武进区信息化教学初中英语优质课第二轮比赛我校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展示风采。在同时,还邀请了校外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拓宽教师的视野,增强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
  2、加强科研工作,提高学术水平
  本学期,教科室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并开展课题研究工作。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对学科教学的深入思考和探究,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本学期申报立项1个市级课题,6个区级课题。同时,还鼓励教师撰写论文、编写教材等,为教师的学术成果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陈剑波老师撰写的论文获2023年度武进区教育学会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姚骏杰老师撰写的论文获二等奖。潘妍、万蓓撰写的论文均获2023年武进区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陈守慧撰写的论文获二等奖。周涛撰写的论文获2023年常州市教育学会中学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评选一等奖,万蓓老师撰写的论文获二等奖。
  3、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
  教研是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务处教科室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各学科组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进行主题式教研。学科领导随机巡查,分年级分学科参与教研活动,推动各学科组教研活动有效展开。

  4、做好青蓝工程项目,培养青年教师

  青蓝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导师和青年教师共同努力,通过严格选拔导师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加强教学指导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在各位骨干教师的带领下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各级各类的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万蓓老师作为省赛国赛优秀选手开设常州市公开示范课以及练好教学基本功讲座活动,许月圆、周晓奕获2023年武进区初中英语优质课评比二等奖,马清清获2023年武进区初中信息化教学优质课大赛初中物理二等奖,苏惠怡获初中英语二等奖。

  5、巧借结对学校合力,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我校将以校际协作项目作为培养青年教师的抓手,该项目由一所学校的单独行动发展为多校联动,把结对的各个学校都调动起来,发挥群体的力量,相互借力,实现提速。本学期我校与科教城初级中学、庙桥初级中学举办了以“探索初中大单元教学,构建学生主体性课堂”为主题的三校联合教学研训活动本次活动对于加强学校间的交流合作、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多样社团 提升延时服务水平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校立足学校实际,充分发挥学校师资力量,每天利用课后服务时段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校园文化注入活力,有效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显著提升。目前我校已有文学类、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等社团30余项,如:关雎文学社、巧手克隆古文物、科创俱乐部、黑白闪耀、篆刻、地理眼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风采的舞台。除此以外,学校还聘请校外技术人员或家长来校开展社团活动。经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学生成果喜人,顾萍、潘梓珝、刘京指导的戏剧《玉堂春》获2023年武进区中小学生戏剧比赛中学组特等奖。谈小依老师指导的学生潘一凡获2023年武进区中小学生独舞比赛一等奖,孙嘉吟同学获二等奖,周玉芬老师指导的学生吴瀚宁获2023年武进区中小学生独奏比赛特等奖,周玉芬老师指导的学生朱静怡、谈小依老师指导的学生郑翊菡获一等奖,顾萍老师指导的学生唐睿鑫、吴晓雨、杨景超获二等奖,男子足球队获2023年武进区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初中男子组团体第二名,女子排球队获2023年武进区中小学生校园排球联赛初中女子组团体第四名,张云老师指导的学生获武进区第十六届中小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二等奖,翟承豫的“电脑绘画”作品获2023年武进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项目一等奖,黄泽宇的作品获二等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学期结束的“回头看”,是为了新学期更好的“往前走”。在新的学期,教务处、教科室全体人员将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明确职责,聚焦问题,埋头苦干,以“精耕勤作 务实求新”的作风,力求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更好地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保驾护航。                                   

                               湖塘桥初级中学教务处、教科室    

                                    2024年1月18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武宜路217号    电话:0519-86504325; 0519-86505133    传真:0519-865047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0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