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辖市(区)教育局、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局属各学校,有关民办学校:
为进一步落实落细常州市教育系统教师“大家访”活动,加强家校沟通,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经研究,决定持续在全市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下同)深入开展教师“大家访”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形式、范围
在全市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称学校),全年通过上门家访等形式常态化开展教师“大家访”活动。
二、活动内容
1.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在家思想动态、劳动表现、生活习惯等;
2.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思想、学习、交往情况和综合表现等;
3.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及途径,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4.向家长介绍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及教育政策;
5.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对家长关注的“双减”“五项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做好解释、宣传、记录、答复工作;
6.做好家访记录分析,形成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分享成果。
三、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
开展教师“大家访”活动是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是教育创新为民服务的重要载体,也是转变教师工作作风、树立教育良好形象、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的重要举措。各地各校要充分认识活动意义,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推动活动深入开展。教师“大家访”活动以班主任为主体,学校全体教师参与、覆盖全体在校学生、走进全部学生家庭。
(二)精心组织
各地各校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制定“大家访”活动实施方案,形成“一地一策、一校一案”。召开宣传动员会议和教师、家长代表座谈会,宣传“大家访”工作意义,落实保障措施,确保“大家访”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各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局属学校 “大家访”工作方案于6月20日前报市教育局德育处,报送邮箱:514989216@{域名已经过期}。各辖市区学校制定的校级工作方案,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三)明确要求
严格遵守《常州市教育系统教师“大家访”活动“五要五不能”守则》:要充分分析家访学生在校情况,精心准备家访内容;要严格遵守约定时间,按时家访;要仪表大方,态度诚恳,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要多表扬学生的长处、优点,多传达科学的育儿理念、方法,共同寻找促进学生更好成长的方法;要多观察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状况,认真记录家访情况,跟进帮扶和指导;不能开展告状式家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只陈述客观事实,不带着情绪做道德判断;不能只讲问题,不讲方法;不能对家长的诉求置之不理;不能接受家长宴请和礼物等;不能将学生个人家访情况对外公布。“大家访”活动力求达到“四进家庭”,即教育政策进家庭,学生激励措施进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辅导进家庭。
(四)分类指导
教师在家访前要预先备课,结束后要认真做好情况记录,全面建立学生家访档案。家访工作记录本由学校自行设计,提倡建立电子档案,并由班主任负责保管。各校对全体在校学生进行家访,要尤其关注六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困难的学生,家庭生活有困难的学生,学业发展有困难的学生,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有困难的学生,留守学生及单亲家庭学生,流动人员随迁子女。教师要将活动中搜集到的家长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分类,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向学生和家长说明情况,并制定推进方案。针对学生在心理健康、能力结构等方面出现的困难,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困策略,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跟进帮扶。对出现学习、经济等困难以及情感、家庭等变故的学生,要做好心理研判,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实际困难,疏导学生的焦虑情绪。对需要特别关爱的学生,要安排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针对性做好跟踪指导和心理服务,建立工作台账,实行“一人一档、一人一策、一人一帮”。
(五)注重成效
各地、各校要挖掘校内外资源,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或家庭教育指导教师的作用,指导家访教师通过观察显性的家庭环境、隐性的家庭关系、亲子互动模式等,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分析其个性品质与家长教养方式、成长环境之间的关系,给予正向积极的引导。通过家访活动帮助家长更新家庭教育理念,传播科学育儿方法,改善亲子关系,优化学生成长环境。
(六)营造氛围
各地、各校要认真做好“大家访”活动宣传动员工作,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大家访”活动目的意义、内容要求、经验成果,提高群众知晓率,争取家长支持率,扩大社会影响力,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局面。市教育局将对全市家访活动进行总结,组织优秀家访案例评选,召开家访专题研讨会,宣传推广“大家访”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推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
附件:
1.常州市教育系统教师“大家访”活动“五要五不能”守则
2.常州市教育系统教师“大家访”活动记录表
3.常州市教育系统教师“大家访”活动案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