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管理服务>>工会建设>>师德师能
用真情教书,用真心育人(毛文娟)
发布日期:2021-10-11    点击次数:     录入者: 周新业    来源: 本站原创

  毛文娟是湖塘桥初级中学一名普普通通的语文教师,从走上教师岗位第一天起,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名好老师!她是这样想的,她也一直在这样做着。虽然期间有酸甜苦辣,但是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高度的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她工作的17个教学春秋里,她坚持扎根教育、教学第一线,不忘初心、努力前进。

  一、她认为:教师要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化为知识的引导者。

  毛文娟深知:“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她不断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她坚持翻阅语文教学类书籍,备好课,向课堂要质量。

  在教学中,毛文娟做到课前精心准备查找资料,灵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并及时予以肯定表扬。课后及时批改作业,鼓励学生认真订正,并对学生进行辅导,补缺补差,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困生”,毛文娟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课后和他们谈心,树立起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们学校是城乡结合部的公办学校,班级里很多孩子来自全国各地,父母的文化水平也普遍较低,对孩子的学习基本上不能起到帮助作用,很多孩子成了“学困生”,但孩子又是他们的希望,毛文娟总说:“每次跟家长交流,他们充满希望和无奈的眼神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忘却,孩子对于我也许是五十几分之一,但是对于他们是百分之百。”于是在她的语文教学中,特别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很多的语文“学困生”在她的特殊关照下,都脱离了“学困生”的队伍,语文学习给他们带来的信心,促使其他学科也有相应的提升,很多学生最后都能进入自己理想的职业类学校继续学习。毛文娟每年的教师节都会收到到来自毕业学生的节日问候,而很多并不是她的“得意门生”,更多的是当时的语文“学困生”。

  初中语文统编版教材的使用,对语文教学又有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毛文娟积极参加各种教学观摩课和报告会,不断充实自己,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她还珍惜每一次促进自己成长的机会,两次参加武进区语文送培活动,学校的青年教师评优课,区级对外公开课,主动报名,认真准备,在一次次的锻炼中,她得到了更快的成长。

  有付出就有收获,2018年1月,她和同事主持的课题《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共生策略研究》 顺利结题。她的论文《初中语文课堂上要善于抓住生成性资源》、《对语文进行专题性的教学思考》、《评价,在情感中升华》、《浅谈初中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方法的时间与思考》《初中语文自读课文初探》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获奖。

  二、她认为:教师要从高高在上的说教者转化为学生成长的陪伴者。

  作为一名班主任,毛文娟深知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班主任需要多花心思,多了解,多观察,多动脑。她从2003年毕业参加工作至今,担任班主任工作16年,深深感受到管理班级,陪伴学生成长,要对学生要有“真诚之心”,与科任教师要有“协作之心”,对家长要有“体谅之心”,对自己培养“进取心”。有了这些“心”,班级学生才能更好的成长。

  对学生有“真诚之心”。这一届毛文娟带的又是寄宿生班,初一刚开始,很多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各种不适应。每天早上六点,总能在宿舍看到毛文娟的身影,她及时了解就寝情况,细致的指导学生打扫工作,让他们尽快适应寄宿生活。她还经常找学生们聊天谈心,因为她知道离开父母的照顾,生活上的不适应会让学生的情绪受到影响,如果学习上再碰到一些困难,学生靠自己就调整不了。寄宿生一周才回一次家,各种不良的情绪积压一周,很有可能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毛文娟总是希望班里的孩子都能快乐的生活、学习,她总说:“在学校里,我就是学生的妈妈,我看不得孩子不开心。他们在学校的饥寒冷暖,喜怒哀乐我要事事关心。”班级学生小李,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为人比较有原则,看不惯宿舍其他学生的一些行为,但又不愿意与人交流,平时关注他的妈妈也因为生了二胎,对他有一定的忽视。毛文娟注意到他的闷闷不乐,经常主动找他谈心,指导他换个角度用积极的心态看问题,多换位思考,在坚持大原则的前提下学会变通,敞开心扉,和他人交流,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只要是善意的,同学会接受的。慢慢的小李在宿舍里有了朋友,在班级里有了更多的朋友,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之后,小李碰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总会主动与毛文娟交流。受到毛文娟特别关注的孩子太多了,她真诚对待孩子们的心,孩子们也能明白,因此班里的孩子都很懂事,也明白为他人、为班级着想的道理。在她的引导下,班里的孩子个个阳光向上、正能量满满,对生活和学习充满热情。

  和科任教师有“协作之心”。作为学生和任课老师的纽带,毛文娟经常与任课老师联系,了解学生的课堂纪律如何,学习态度如何等。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给予及时的提醒和指导,让学生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毛文娟也会经常与学生交流学科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科任老师的评价,及时疏导个别学生对科任老师的负面情绪。毛文娟认为学生和老师之间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会对批评他的老师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以后学科的学习;也可能科任老师没有全面了解情况就对学生进行了批评,学生委屈,也会对老师有负面情绪。所以她带的班级有一本班级情况记载本,及时记录学生上课情况,每天学生吃完饭时,她总是仔细查看,哪些学生被老师批评了,她在学生吃完晚饭回教室后,第一时间找学生了解情况,所以毛文娟每天的下班时间从来都不是学校规定的四点半、五点,一般都是六点半甚至更晚,女儿还小的时候,总是问:“妈妈,你下班怎么这么晚,都没有多少时间陪我玩。”毛文娟自己也说:“每次孩子这么问,心里总是一酸,孩子正是需要陪伴的时候,我却时常缺席。”不过想到班里的孩子一周都没有家人的陪伴,他们也很需要这个“学校里的妈妈”,也只能狠狠心,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生的身上。很多时候,毛文娟下班回家,孩子已经由婆婆带出去玩了,只要接到妈妈的电话,女儿不管玩的多开心,总是飞快的跑回家,毛文娟每次在书房的窗口看着飞奔回来的女儿,心里总是充满了亏欠。所幸,公公婆婆都是老师,他们对毛文娟的工作能够充分的体谅,才让她少了很多后顾之忧。而毛文娟因为有了更多的时间跟学生交流,对学生心理引导,她所带的班级从来没有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争执的问题,科任老师总是说:“毛文娟带的班级,学生都讨人喜欢的。”

  对家长有“体谅之心”。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经常要和许多学生家长打交道,无论学生在学校给老师或班级带来多大的麻烦,肚子里的气有多少,毛文娟坚持的原则是见到家长,不把气撒在家长身上,而是用商量的语气与之交谈,了解学生在家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情况,商量教育孩子的最佳办法,实现双管双教。她对家长的体谅,换来了家长对工作的高度支持:班级活动家长总能积极热情参与;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家长们总能第一时间完成;孩子有什么问题,家长们也愿意跟她反映并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

  疫情期间的超长寒假,班级里部分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尤其在上网课期间,出现了各种状况,考虑到到大部分家长已经上班,毛文娟虽然在家上班,但她坚持每天让学生在群里打卡早读,学生小林喜欢睡懒觉,妈妈在家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求助毛老师,于是毛老师成了小林的闹钟,每天早上六点半准时打电话叫他起床,持续一周后,小林也被毛老师的坚持给感动,保证自己调闹钟按时起床早读、上网课。各种状况的学生,在毛文娟坚持不懈的督促下,慢慢适应了网课学习。每天的早读打卡和网课登录没有一位同学缺席。

  对自己培养“进取心”。为了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毛文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班主任培训,并及时总结积累工作经验,积极撰写论文,论文《让班会课真正成为教育的阵地》发表,《情感解读“初二现象”》获武进区德育论文一等奖,参加班主任基本功竞赛,获武进区一等奖。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区级、校级“优秀班集体”。她个人也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

  三、她认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言行上教师就是道德标准。

  作为一名教师,毛文娟始终以廉洁为根本,专注于教书育人的目标,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对廉洁从教的最好总结。这句名言也是毛文娟的座右铭。她深知:老师的言传身教正是每一个学生塑造品德、锻造人格的榜样,老师肩负着培养一代又一代人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的重任。所谓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毫无疑问只有一个道德高尚、清白廉洁的老师,才能教出品德优秀、能担大任的学生。作为教师,她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她修身慎行,廉洁从教。作为一名教师,毛文娟能从大局出发,用行动诠释品德的榜样。其实,毛文娟的这个假期过得并不安心,对学生的牵挂少了,对家人的牵挂又多了。毛文娟的丈夫因为工作原因,年初四就上班,每天都要深入企业一线,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在几乎所有人都响应国家号召宅在家里的时期,他的丈夫每天在外面接触各色各样的人,危险系数比较高。毛文娟在家默默的用行动支持丈夫的工作,不管丈夫多晚回家,都会热好饭菜等着,给他开门、严格按要求消毒。女儿对爸爸的工作很是担心,经常会说:“爸爸能不能不要去上班?”毛文娟总是耐心的跟女儿讲道理,让他明白爸爸的工作就是为了更多地人能够安心的呆在家里,让更多地小朋友可以有爸爸的陪伴。爸爸的行为是“舍小家为大家”。女儿渐渐的明白了,毛文娟还告诉女儿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爸爸的工作。每天早上,丈夫出门上班,女儿总会暖暖地叮嘱:“爸爸戴好口罩,勤洗手,等你回家哦!”丈夫下班,女儿会送上拖鞋,暖暖的说上一句:“爸爸,辛苦了!”有时丈夫回家晚,女儿没有机会跟爸爸说话,就会写小纸条给爸爸。直到疫情得到控制,大家的心里不再那么恐慌的时候,毛文娟的丈夫才问她:“你有没有和女儿一样的想法,希望我呆在家里?”毛文娟这时候才流着泪说:“我每天都提心吊胆,只要有万一,我们的女儿怎么办?但是工作需要你,如果大家都不去做,谁去做呢?”这次疫情,毛文娟老师用行动诠释了榜样的力量。

  多年以来,毛文娟因为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责任心,促使她勤奋工作,默默奉献。她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学生、对待工作。换来了学生的喜爱与认可。“一番耕耘,一番收获”。她相信今天的成绩是明天的起点,她将一如既往把自己的热情奉献给教育事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武宜路217号    电话:0519-86504325; 0519-86505133    传真:0519-865047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0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