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课题有关理论学习摘记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生发展性学力培养
发布日期:2018-03-01    点击次数:     录入者: 王芳    来源: 本站原创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自身感性经验和理性分析,综合运用多元化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感兴趣的社会、自然 、文化等问题,具有实践指向的综合性课程。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有效载体。

一、 发展性学力培养视角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

(一) 关注学科知识和感性经验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出发点,整合知识与经验,并以其自身经验和知识的增长为旨归,具有体验性、探究性。学生发展性

学力的形成交织着知识和经验,是两者在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下交互作用的结果。培养发展性学力,需确定关联性思维。

(二) 关注课程实践主体的整合

师生双方都是课程的实践主体,都共同参与其中,从而形成师生双方开放的、动态的、生成的生命体验。

二、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的基础策略研究

(一) 整合知识与经验 ,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与元认知监控三方面的内容。三方面内容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是协同运行的,贯穿于问题解决的认知、 过程、反思全过程。在发展性学力的培养中,为了提高学生应对未来生活、学习的问题解决力,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首先要提供学生一种真实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情境,其次要提供一个完整的元认知过程。

整合教师资源与学生资源,创建师生资源共同体

一方面教师要引领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新的知识经验,提髙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并重视学生资源的利用;另一方面, 教师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做讨论,分析学生的学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究竟达到了何种程度,以及做出相应的反馈和评价。

)整合思维型文化与社会文化,形成学生持续稳定的学力

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强化社会文化对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沟通,自主学习;另一方面, 要将社会文化融入学生自身思维型文化中,丰富学生的思维结构、 思维模式,引领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判断,转变学生认识世界的行为方式。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武宜路217号    电话:0519-86504325; 0519-86505133    传真:0519-865047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0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