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总结
本学期,学校教务处在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与政教处、总务处以及教研组、年级部等职能部门同心同德,密切配合,依照期初制定的教学计划,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为重点,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抓好教学监控,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以下:
一、规范课程设置,推进课程改革
课程则是一所学校的核心,中国20世纪心理学界泰斗朱智贤教授认为,“学校的课程,是使受教育者在校里规定的期限内,循序渐进地进行各种应得的智识和训练,以求达到一种圆满生活的精密计划。”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上足课时,做到学科安排不走样,确保高质量完成各科教育教学任务。
其次、本着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理念,学校开设了桥韵课程和阳光心灵课程体系。
“桥韵”课程体系”围绕“身心求美、品格求善、学识求真、学力求上、实践求新”五个育人目标,从结构上建构桥之引始业课程、桥之墩基础课程、桥之梁延展课程、桥之翼综合课程四阶课程,并从健桥、德桥、智桥、创桥、艺桥五个目标领域开设各类课程,指向于育人目标的达成。桥韵课程凭借目标明确,内涵丰富,操作性强的优势,先后获得武进区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和常州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传统特色。学校打破原有的课程间的壁垒,有效整合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地方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开发校本课程--《心理自助餐》,结合学科渗透课程和辅导,辅之于活动课程,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基于国家课程又高于国家课程的“阳光心灵”课程体系。阳光心灵课程体系采用三课程、三辅导齐头并进的方式,培育责任公民,阳光少年,智慧少年。三课程是指专门课程、活动课程和渗透课程。三辅导是指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和家长学校辅导。
二、狠抓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益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这一中心,教学常规是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准则,良好的管理体制是我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本学期,我们继续抓实抓细常规工作,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1、严格教学常规,提升教学效率
(1)规定教师应在上课前3分钟预备铃声响之前进入教室,督促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体育课、实验课、音乐课、美术课、微机课等要提前5分钟组织学生整队前往相应地点。
(2)按时上下课,不无故离开课堂,不得提前下课,不拖课,严禁课堂接打手机。眼保健操时,督促学生做好眼保健操。
(3)要求学生严格执行《学习规》,从早晨到校到晚上睡觉,规范生活、学习行为,努力是自己成为阳光少年,智慧学生。
2、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管理
教研组、备课组是学校重要的教师组织,是教师间实现交流协作、资源共享、智慧碰撞的重要场所。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管理,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关系到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务处重视教研组、备课组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作用,强化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强化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要求教研组长立足教学科研,协助教务处做好学科教学指导督促工作,并围绕本教研组中心课题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每个备课组中做到三个统一:统一进度,统一教学内容,统一练习。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尽可能缩小同一备课组内任课老师之间教学成绩的差距,尽可能缩小同一任课教师所任班级之间教学成绩的差距。
3、抓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生存线,质量就是实力、形象,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最重要的标尺,没有质量就没有发言权。为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务处抓实抓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1)抓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本学期教务处继续推行“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课后反思”的集体备课制度。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学期教务处对各教师的教案检查了两次。每次检查后,教导处都认真总结,如实反馈,促使教师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2)抓上课。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学校继续实施武进区三年主动实施武进区三年主动发展优秀项目——《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导学策略探究》,倡导课堂教学中以丰富的教学情景导学,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以有价值问题导学,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以“活动单”导学,唤醒学生沉睡的情感体验;以纲要信号图导学,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些策略的实施,完善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促使学生始终在探究性氛围中学习,使学生养成分析思考、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理解记忆知识的方法。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继续实施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生发展性学力培养策略与评价研究》,引导教师通过研究优化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过程与方法,优化课外学习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加强学生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的指导,营造自主、自觉,活泼灵动的学习氛围。“青果在线”是常州教育教学资源平台,教务处引导语数外学科开始尝试课堂教学范例,创新教与学方式,推进互联网环境下的课堂改革,打造“青果课堂”。引导各教研组充分借助自动录播系统,推进课堂微格教学,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3)抓作业布置与批改。布置和检查批改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教师改进教学、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学校认真贯彻上级有关减轻学生负担的规定,注意减轻学生负担,严禁私自组织学生购买或征订练习材料、书籍。作业布置要求做到目的明确、难易适度、习题精选、作业题分层。杜绝惩罚性作业,随意作业、大量机械重复作业。布置的作业要求当天(或下一节课上课前)批改检查完毕、原则上要求做到全批、全改,提倡批改作业给予书写评语,鼓励肯定学生。本学期,教务处对各科作业批改情况抽查了两次,每次检查后教务处都及时反馈,提出改进方法。
(4)、强化听课制度,促进相互交流
为提高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本学期教务处在校长室的要求下,进一步强化听课制度。全体行政人员、年级组长、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以及40周岁以下的教师本学期学期必须听课至少30节,并及时与上课教师交流,完成网上评课任务;40周岁及以上教师一学期至少听课20节,并按要求完成网上评课任务;校级公开课仍采用自主申报和学校安排相结合的办法,原则上每个大学科每学期至少有两名教师,小学科一名教师上公开课,同组其他老师必须认真听课、评课;教务处对教师听课情况定时进行检查督促,每月对教师的听课节数以及网上评课情况予以公布。督促各备课组充分借助自动录播系统,推进课堂微格教学,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5)做细提优补差工作。提优补差立足考纲定专题、立足学科定策略、立足课堂增效益、立足教学多研究、结合学生搞创新,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做细提优补差工作。提优工作仍坚持日常提优与团队辅导相结合的原则,中考文化学科以备课组为单位有计划、有分工完成提优任务。今年湖中中考成绩续创辉煌,15位学生在四星级高中自主招生考试中被录取,中考600分以上达42人,630—640分有3人,620—630分有9人,610—620分有8人,600—610分有22人,远远超过同类公办学校。为了“让每一个学困生也能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本学期,教务处继续组织开展“比学帮超”活动,规定班主任、优秀生、学困生的义务和权利。一学期下来,“比学帮超”活动成效显著,初一、初二期末考试,整体成绩喜人。
(6)、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成果丰硕。在2017年“青果在线”寒假作业活动评比中,我校获优秀组织奖,周强老师被评为“先进个人”。在2017年常州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评选中,许萍老师指导的,邢震华、吴 琳、吴蓥华、陆冠宇、陈 雪、陆佳豪、赵月劼、龚沁原同学调查研究的《做阳光少年——中学生课外生活情趣的调查研究》荣获一等奖。在2017年武进区第十一届中小学生航空模型比赛中,我校荣获团体一等奖,其中9位同学获一等奖,3位获二等奖,王芳、姚俊杰、倪志坚、杨岚、张云荣获优秀辅导员称号。。 在2017年武进区第十一届中小学生航空模型比赛中,我校获团体一等奖,其中,卞超越、彭骋、丁浩然、王宇珺、杨昊、杨涛、张子涵、张子州、周玉康同学获一等奖,李成功、韩鑫玉、王浩辉获二等奖,张云、杨岚、倪志坚、姚骏杰、王芳获“优秀教练员”称号。在2017年常州市创新思维大赛创客挑战赛中,我校获优秀组织奖,其中,杨尧(指导老师:姚骏杰)、罗君婷(指导老师:戚红珍)两位同学获一等奖。在2017年第29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江苏地区)金钥匙科技竞赛系列活动——初三学生CESL活动中,我校学生吴宇航获一等奖,刘涛等8名学生获三等奖,姚静霞老师获园丁奖。在由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常州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常州市教育局、共青团常州市委联合举办的2017年常州市合唱大赛中,我校顾萍、潘梓栩、周玉芬老师指导的“桥韵合唱团”成员演唱的歌曲《会唱歌的中华鲟》与《校园多美好》获少年组铜奖。在2017年武进区“第一届读书月”活动中小学生短剧比赛中,我校学生表演的短剧《如果·爱》获一等奖,谈小依、周玉芬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在2017年武进区第四届运动会青少年羽毛球比赛中,我校获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其中,由华肖婷、蒋海燕、钮天奕组成的女子团体获第二名,由耿宇阳、陆殊琬、王庆威、魏星辰组成的男子团体获第四名,另外,华肖婷、蒋海燕分别获初中女子组单打第一、四名,魏星辰、耿宇阳分别获初中男子组单打第六、八名,贺俊伟、唐世雄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在2017年常州市中小学生举重锦标赛中,我校获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三名,杨欣露获69公斤级的第一名,崔雯祎、赵欢欢获第三名,孙先春、党国猛、刘媛媛、张欣获第四名,时威龙、巢蕾获第五名,李厚永获第六名。在2017年武进区“周家巷小学杯”中小学生举重比赛中,我校荣获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巢蕾、赵欢欢等13名学生分别获各公斤级的第一、二、三、四名。在获2017年常州市中小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中,我校荣获初中组团体总分第六名、女子组团体第五名、男子组团体第七名。
4、加强对功能室的管理。功能室的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主阵地之一,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在科学、体艺以及信息技术等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期初,教务处组织召开功能室管理人员会议,增强他们做好学校功能室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督促各管理员完善各类记录。图书馆、阅览室贯彻常州市示范图书馆评估细则精神,坚持每天开放,保证一线教学的需要。实验员为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要严格把好药品安全管理关,特别是有毒药品的使用应做好记载,同时对实验仪器应妥善保管,登记造册,积累保存资料。
5、严格学籍管理。严格执行学生学籍电子化管理的有关规定,确保学籍专人管、专机管。同时,按上级要求,做好相关表册、数据的网络传送任务,使学籍管理制度化、信息化、规范化。
6、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艺术工作规范》。医务工作人员认真做好疾病预防工作,依据常规对学生进行体检、防近工作和预防传染病知识宣传工作,并适时举行健康知识讲座。学生健康状况实行日报制。
三、切实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充分利用身边名师的“传、帮、带”作用,继去年11月,湖塘桥初级中学 “贺剑英名教师工作室”正式启动之后,3月23日,武进区初中语文贺剑英校长学科基地启动仪式又在湖塘桥初级中学举行。在特级教师贺剑英副校长的悉心指导下,湖中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成长迅速。
2、密切与兄弟学校的联系,为老师搭建提升的平台
2月23日,教务处精心组织了与夏溪初级中学联合开展的“初中生发展性学力培养策略与评价研究”教学研讨活动。3月29日,组织开展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青果在线学校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子课题观摩活动。4月7日,组织了湖塘片政史学科中考复学研讨活动,这些活动,为老师展现风采搭建了舞台,为老师们能力的提升创设了平台。除此以外,学校教务处还组织老师参加省、市、区各级各类培训。由于成效显著,在武进区校本培训考评中,我校荣获优秀等级。
四、加强课题管理,促进内涵发展
教师在教育科研过程中,不断学习、研究和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形成和创造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模式应用到实践中,能加快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学校教育科研水平和实效,以教育科研引领、支持学校内涵发展,教务处切实加强学校教科工作,加强现有的六个课题的管理与引导——省级课题《初中生发展性学力培养策略与评价研究》、《应用网络平台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研究》;市级课题《青果在线学校促进教与学方式转变的研究》;区级课题《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共生策略研究》《初中生化实验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督促课题组成员扎扎实实开展研究,积累素材,撰写案例、论文。
教务处工作是一项很繁多的工作,只有认真、细心才能做好,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一贯作风,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注重配合,争取能做得更好,为促进学校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