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敏行德育>>德育研讨>>德育论文
我的教育故事——我离成功还有多远
发布日期:2017-03-24    点击次数:     录入者: 张华    来源: 本站原创

 

中途接手一个初二的班级,班里有一位学生衡某,男,身材高大结实,秀气的外表中透着一股戾气,个性很强,他是校内赫赫有名的“打架王”,大家都叫他“大哥”,衡某与社会上的一些青年交往较多,这使很多同学都对他“怕而远之”,但受到一些女生的欢迎……他上课开小差、打瞌睡,不主动冲撞老师,但老师的建议他通常只听不做。下课他与死党以及班里的一些女生追逐打闹,生龙活虎,作业经常抄袭,有时干脆不交,成绩很不理想。这样一个在班内班外都具有相当大杀伤力的学生,怎样才能让其卸掉身上那股戾气?怎样才能使其平稳地度过像带着定时炸弹一样的青春期?我希望我的教育能取得成功,因为学生的成长只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一)在情感上亲近他,思想上同化他
我们都知道“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让他觉得你老师是可亲近的。所以我首先在情感上亲近他,在思想上同化他。
一次,我看见衡某和他的死党在走廊里说话,我也走过去,跟他们闲聊,然后看似无意地问衡某:“你家住哪里啊?”衡某随口就告诉了我,然后我又开玩笑地对他说:“什么时候到你家去玩,好吗?”衡某以为我是随口说说的,他也就随口答道:“可以。”当天放学我去了他家,当时衡某正在洗头,我笑着跟他打招呼:“勤快的嘛,洗头哪!”他回过头,用洗头毛巾擦了把脸,顿时傻眼了,结结巴巴问道:“你、你怎么来了?”我反问道:“今天我不是跟你说过要来你家玩的吗?不欢迎吗?”他赶紧把头发擦干净,笑了起来:“我以为你是说着玩的,从来没有一个老师到我家来过。”我一边跟着他进了家门一边说:“我可是很认真的”,这就是我到他家第一次家访。接着衡某种既高兴又担忧地叫回了他的爸爸和阿姨(继母),我乘机观察了衡某住的地方---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平房,房内一张单人床靠墙,八仙桌、凳子、洗衣机、冰箱和若干个箱子几乎占据了五分之四空间。他爸爸看见我显的有些紧张,询问是否衡某在学校犯事儿了,并一直责怪衡某学习不要好,经常野在外面玩的不知道回家,逆反情绪还很重,说不得。而我则夸奖衡某热情、勤快。衡某看到我不仅没有说他的不是,而且还夸他,在情感上他自然跟我亲近了。接着他跟我谈他的家庭状况和想法:“其实我很孤独,晚上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所以我才在学校里找了两个谈得来的同学,使劲跟他们玩”。他告诉我,他爸爸经常邀请一些朋友晚上来家里喝酒聊天,每次都要到很晚才散,而他做作业得用那张吃饭的桌子,所以他没有地方做作业就到外面去瞎逛,于是就认识了社会上的一些人,等他回家,看到桌子上摊满了菜盘子和酒瓶就感到心情厌烦,于是就不高兴做作业,有时候就到学校抄一下别人的作业,有时候就干脆连抄都懒得抄。
了解了他的情况后,我觉得衡某的现状是他的家庭一手造成的,可他的父亲却浑然不知,还一味地责怪他,也难怪衡某对他爸爸有逆反的情绪。也许是我的家访让他觉得我对他是真诚的,所以他跟我讲了许多心里话,我觉得他需要理解和正确的引导,而我是他的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于是我对他说,首先我同情他的处境,理解他之前不做作业的无奈;其次,我称赞他的懂事,肯定了他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知道交作业(尽管有时候作业是抄的),说明他在内心里是要求上进的;在得到他认同的基础上,我提出了最后的要求:困难对于强者是前进的阶梯,而对于弱者则是绊脚石,有困难就要想办法解决。接着我找了衡某的爸爸,跟他谈了衡某学习出现问题的本质因素,给他提了一些建议,他爸爸非常乐意接受我的意见。之后我又多次到衡某家家访,查看衡某在家学习的情况,也跟衡某的爸爸谈了很多关于家庭教育的方式。衡某从他爸爸的改变中感受了到家人对他学习的重视,也慢慢地坚持每天自己做作业,不抄袭作业,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在战略上轻视他,战术上重视他
在众人看来,衡某是一个典型的麻烦人物,谁碰上谁倒霉。但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中指出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的指导思想,通俗一点讲就是自信但不自负。
在大学里我选修了心理学,考研时又一次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加上十几年的工作经验,碰到的学生形形色色也有不少,而他才不过是十四岁的孩子,我就不信我降不了他!我把这种自我激励称之为“在战略上轻视他”。而在战术上我非常重视他。首先我经常性地召集班里不同的学生了解班级情况,重点了解衡某和他的两个死党在课堂表现、作业以及他们行踪等方面的情况,听取同学对他们的看法。其次,我经常到教室进行突击观察,于是就被我看到衡某的不良表现,然后心平气和地听他的解释,这样n次之后,他问我:“以前我犯事从来没有被老师抓住过,怎么现在我一有点什么事儿总是给你逮个正着 ?”面对着他的天真,我想告诉他,“我也就是腿勤快了些而已!”“但这样显然我的招也挺一般的,杀伤力不够。于是我对他说:“你相信命吗?命中注定我是你的克星!”他顿时傻眼了,无奈地点头道:“好像是的。”我又认真地对他说:“我一直都相信你,可你的事儿却没断过。”他连忙向我保证,看着他认真的样子,我再次没有选择余地地相信了他。第二天早晨他居然递给了我写满了两张纸的保证书,这让我觉得我的选择虽然是没有余地,但却是正确的。之后衡某似乎真相信了他的宿命,像换了个人似的,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还主动维持教室的纪律,只要有调皮捣蛋的都逃不过他的法眼,于是我又乘机给他安了个纪律班长的职务,这下他高兴了,因为“班长”这个职务是他梦寐以求的荣誉,他觉得自己真的应该做一个好学生了。当然我也高兴,因为给他一个班长等于是在孙悟空的头上安了一个箍,必要的时候可以念念紧箍咒啊!
(三)在多数时候宽容他,少数时候惩罚他
正如我所预见的,尽管衡某写了保证,下了决心,但问题却反复出现,如果是以往,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可能早就倦怠了,但现在我不能放弃,因为衡某的进步来之不易,只要他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愿意改,我就尽可能地宽容他。有人问:“什么是宽容?”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这样写道:“当你的一只脚踩在了紫罗兰的花瓣上,它却把芳香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宽容是一种豁达,是一种超脱,是“宰相肚里能撑船”;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也正是我的宽容使衡某慢慢地卸下了身上的霸气,改掉了很多不良的习惯。
当然,我的宽容决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更不是一味地姑息纵容,而是对学生成长权利的一种尊重,有时候我也使用惩罚的手段,我赞同“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观点。尤其是原则性的问题和屡教不改的问题上。比如打架,在我看来就是一条高压线,有几次衡某就因为冲动和同学打架了,甚至还有一次只因心情不好,出去的时候与门口的保安闹了点别扭就动手打保安,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受点惩罚是必要的。惩罚让教育更加完整、完善,一年后,衡某不再冲动打架,在学校里所谓“大哥”的称号也随之消失。
衡某,不知道犯了多少次错,我不知道找他谈了多少次话,他写了几封保证书,我进行了多少次家访,他终于改掉了很多不良的习惯,取得了很多显著的进步,从这个层面来说,我对衡某的教育是成功的。可是,他在最后的两个月里,在学业的压力下,在青春期的诱惑下,在冰冷的家庭里,他最终还是选择了逃避,坚决的离开去体验他所谓的人生苦难,无论我怎样劝他,他最后也只是答应来参加最后的中考,我显得很无奈。我扪心自问,我竭尽全力地想要帮助衡某,但最后还是留下了一点遗憾,最终也因他的家庭原因没有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直接踏入了社会打工。从这个层面看我对衡某的教育又是失败的。
我不禁问自己:“我离成功还有多远?”也许再过十年,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家长的素质有所提高,我的教育方法能更多更好,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遗憾。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相信不管有多远,只要向前进,终会有抵达成功彼岸的一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武宜路217号    电话:0519-86504325; 0519-86505133    传真:0519-865047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0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