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形式
社团活动
活动名称
植物探秘
带队老师
陆文云、钱琳琳、白雪、张如英
队员组成
初一、初二生物爱好者
活动背景:
2011年新的生物课程标准为初中生物学习选取了10个主题,其中,绿色植物就是其中之一。标准中强调,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为止,地球上被人们发现的植物种类已达50多万种,如此众多的植物分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更遍布我们的生活周围,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
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关于绿色植物的学习、研究,希望通过学习了解到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意识到绿色植物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通过开展各种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内容:
1.整体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通过微观世界了解植物的结构组成,生理功能和生长习性。
3.走进大自然,接触植物,认识植物多样性。
4.认同植物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激发自己热爱植物、保护植物的情感。
分工:
陆文云:上课、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活动内容。
钱琳琳:上课、准备活动所需材料。
张如英:上课、收集、整理活动成果。
白雪:上课、撰写总结报告,反思活动过程。
活动步骤:
1、图文展示,了解植物(9月份)
主要通过图片、视频的形式,让学生领略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看到植物种类的多样性,看到植物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主动地给大家展示一些植物界的新奇实例,拓展学生的眼界。
2、微观世界,观察植物(10月份)
主要通过显微镜的使用,从观察现成的植物细胞标本、植物组织切片,到自己制作植物细胞标本,再到通过实验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旨在让学生看到植物器官中各不同组织,甚至可以尝试让学生尝试徒手切片制作植物叶片标本,认同植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动手动脑,接触植物(11月份)
尝试制作植物细胞模型,充分认识到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设计实验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见证绿色植物对人和动物的影响;制作植物挂牌,给一些常见植物进行分类;制作植物叶脉书签,直观感受植物叶片中的输导组织。
4、总结归纳,畅谈植物(12月份)
以沙龙形式全体活动成员共聚一堂畅谈活动所得,可以是通过一个学期的活动自己学到的知识,也可以是关于植物与我们人类社会的关系的想法,甚至可以是我们生活周围关于植树种树方面的举措;以2~3人为一个小组制作以植物为主题的手抄报,可以反应出你眼中的植物界,也可以是关于植树护树的宣传。
预期成果:
通过一个学期的活动,学生对植物界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从微观到宏观,知道了植物体的结构组成,以及与结构相适应的功能;从理论到实际,认识到了植物在环境保护、空气净化、生态保护、食物来源等各方面的重要价值。
表达形式:
学生的各种成果展示:显微镜操作照片,食物绘制图片,实验过程及结果展示照片,种植成果展示,植物挂牌展示,叶脉书签展示,手抄报展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