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人疲惫的,不是远处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小沙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而习惯则是日积月累的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习惯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将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对比我国和西方某国的《中小学生守则》(见“一、《中小学生守则》”),我国的《中小学生守则》纲领性较强,操作性不强,西方的《中小学生守则》操作性强,但比较琐碎,但实际上对比可见,其实都是相通的,如:“2、遵守社会公德”与“进出时为别人扶住门”、“ 打喷嚏和咳嗽时要用手捂住嘴巴”、“ 外出活动,进入公共场所时要保持安静”“ 8、乐于助人”与“有人掉了东西,如果你离得近,要帮助他或她捡起来”等等,所以班主任在带领学生学习时请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育。
一、《中小学生守则》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
2、遵守国家的法律,增强法律意识,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校纪律。
3、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和科技活动。
5、热爱生活,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生活俭朴,消费合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国际交往,注重礼节。
8、热爱集体,维护集体的荣誉,团结同学,乐于助人。
9、明辨是非,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10、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2、遵守国家的法律,增强法律意识,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校纪律。
3、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和科技活动。
5、热爱生活,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生活俭朴,消费合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国际交往,注重礼节。
8、热爱集体,维护集体的荣誉,团结同学,乐于助人。
9、明辨是非,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10、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西方某国的《中小学生守则》:用眼睛和别人交流;尊重别人的思想和言论;进出时为别人扶住门;接过别人给你的东西后,在三秒钟内说出“谢谢你”;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能挂在脸上;当天晚上做完你的每一项作业;打喷嚏和咳嗽时要用手捂住嘴巴,然后说“对不起”;与人交谈,别人问你一个问题,你一定也要回问对方一个问题;顺手做些善意的举动,给别人以惊喜;记住学校里每一位老师的名字,遇见时一定要打招呼;无论在快餐店或其他任何地方吃饭,餐后都要对你的垃圾负责;有人掉了东西,如果你离得近,要帮助他或她捡起来;外出活动,进入公共场所时要保持安静;永远诚实;尽你所能做个好人……
二、八礼四仪
1.八礼
八 礼
|
具体要求
|
餐饮之礼
|
在家庭日常就餐、公共场所用餐、社会交往聚餐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
游览之礼
|
外出旅游、参观时讲究文明礼仪,做到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
观赏之礼
|
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
仪表之礼
|
在表情状态、身体姿态、面容发型、穿着打扮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
行走之礼
|
在徒步行走、乘用交通工具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
言谈之礼
|
在日常言语交谈、正式场合交流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
待人之礼
|
在日常生活、特定场合交往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
仪式之礼
|
参加升国旗、入队、入团、毕业、传统民俗等仪式活动时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
2.四仪
7岁入学仪式 10岁成长仪式 14岁青春仪式 18岁成人仪式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注意顺序)
1.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三个层面:
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政教处
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