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是一棵梧桐,书籍就是树上的片片碧叶;如果人生是一条河流,书籍就是河中的点点清波;如果人生一幅画卷,书籍就是画中的种种色彩。
人生如树,没有哪棵树会万古长青,同样的,也没有哪个人会长生不老,所以我们会错过很多事情,或是来不及做很多事情。但是,百书成川,万书成海,在许许多多的书中,一定有一本记载着我们想做但做不到的事情。读《史记》,领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万丈豪情;品《论语》,体验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高尚情怀;忆《东京梦华录》,拜访宋朝“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的街头繁华。书籍会带领我们浏览过去,观鸿门之险,览汉唐之盛,忧明清之危。历史上的人物会穿过悠悠岁月与我们会面,嬉笑怒骂,一举一动,都仿佛活在了现实中。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铭记过去,更是为了让我们把握现在,成就未来。
人生的清流,只有不断阅读好书,注入活水,才能成就维持清澈。这正如朱熹所说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河流如果不流动,不汲取活水,只会浑浊不堪,变成一潭死水。人如果不阅读,光靠以往的学问,只会变得孤陋寡闻。况且如今的社会,日新月异,只有时时阅读,才能充实自己,才能跟得上时代。书中还有很多光怪陆离的未来世界,任我们去幻想去探索。
泰山不让土壤才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才能成其深。不管是否博学多才,我们都应该继续学习,继续让书籍完善自己。北宋的股肱之臣赵普官至宰相,辅佐两代帝王,晚年依旧读书勤奋,手不释卷,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窗整天都在读书,因此成就“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热爱读书,曾说过“我扑到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的名言;三国名将关云长有“关公夜读春秋图”,熟读《左传》,深明《春秋》之说。由此可见,古今中外,成就了一番事业的人,几乎都是热爱读书之人。爱读书的人不一定会成功,但不爱读书的人一定不会成功。
人世间的一切都可以在书中呈现,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翻开书卷,就犹如翻开了一幅幅人情画卷。但是,书也有有用无用之分,无用的书可以在放松时消遣阅读,但如果只读无用的书就是浪费时间。除此之外,书还有好坏之分,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谈话,让我们受益匪浅,但读一本坏书,却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所以,选择阅读也是快乐阅读的前提。
阅读陪伴人生,我们应该让书香陪伴我们走过青春年华,让阅读充实自己的内心,让书籍变成我们的精神食粮,我们要时时不忘“悦读”。
吾生也有涯,而“书”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乐”也。
指导老师 谢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