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完了《哈佛凌晨四点半》书,感触很深,回味无穷,真不愧是引领无数学子走上成功之路的一本好书!
这本书不仅带我们领略了哈佛学生的校园生活,更让我们感悟到他们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格。《哈佛凌晨四点半》从哈佛所具有的气质出发,从培养青少年的品质切入,从理想,习惯,性格和情商等方面引导青少年的走向。读完这本书,我最敬佩的是这本书不仅结合了哈佛大学学子的精神,而且对于人的精神是不可替代的,它能够敞开人的心扉,如黑暗中的灯塔,带领一届又一届学子走向光明,走向成功。
哈佛,简简单单的两个字,确是所有学子心中遥不可及的殿堂,全球数一数二的高级学府!那是多么荣耀的存在啊!哈佛大学所栽培的人中,有八位是美国总统,40位诺贝尔得主,30位普利策奖得主以及各行各业的精英;但单单是哈佛的一位学生,那本身就是那样的自豪,如此的骄傲!
闻名于世的约翰霍普金斯学院的创始人威廉·奥斯勒在年轻时,也曾为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一次,他在读书时看到了一句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事,而是做手边清楚的事。”对此,哈佛的学生把“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天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作为座右铭。明天再美好,也不如抓住眼下的今天多做点实事——这,就是哈佛学子的精神;正因如此,成为哈佛大学培养社会精英的制胜法宝!
比如这本书的第一章讲到了“勤奋”。古人说“勤能补拙”;即使不是天生聪明的人,但心中只要有一个信念,有一个目标,并且去追求它,突破它,同样可以成才,同样可以成功。“勤奋”与“坚持”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缺一不可的。同时让我深刻的理解到,“懒惰”是它的天敌,它会打破勤奋的防火墙,无声无息的潜入大脑,使人的意志慢慢地软弱下来。静下来反省一下,的确平时因为懒惰而松懈,甚至连自己的目标都模糊不清,这是一种可怕且不可的事情,所以我必须把它赶出意识,否则不仅对成功有直接的影响,而且会导致半途而废,甚至一事无成。
凌晨四点半,当太阳慢悠悠的划出地平线时,人们或许还在沉睡,做着香甜的梦;而在纽约有处地方,则是灯火通明,宛如一颗镶嵌在夜幕中的明珠——那是哈佛大学,一个神圣的殿堂。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已成了一个“亮”点。灯光照的仿佛白昼,坐无缺席,每个学生都从眼神里透露出锐利的光芒,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求。哈佛的餐馆,很难听到窸窸窣窣的说话声。往往看到的是边吃边看书或边做笔记的学生。当然,在哈佛的其他的地方,亦是如此。这样相比之下,我们平时上学起床,不仅还打着哈欠,而且浪费了两小时的宝贵时间。哈佛学子与我们相比,他们每一天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我们应该好好检讨,细细反省,虚度多少宝贵的光阴,辜负了多少学习的黄金时段。
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哈佛的学生,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崩腾在知识的高峰!
作为青少年的我看了这本书,意识到自己是时候要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尽早调整好心态,要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给自己信心;切忌好高骛远的心理,要对现今的学习充满热忱,谨记“勤奋”,不忘“坚持”,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作为座右铭,相信以后的我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拼搏的自己。
我真诚地向你们推荐这本书。
指导老师 纪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