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拾花”有感
发布日期:2008-09-10    点击次数:     录入者: 湖塘桥初中    来源: 本站原创
         我漫步在鲁迅的花园,寻找感悟那沁人心脾的香味——凋零的花瓣的香味。我把它拾起,放入空空的香袋……

——题记

《朝花夕拾》里的内容像花瓣一样散落一地。虽零乱却另有一番意味。

其中《二十四孝图》可以算是花蕊,之所以这样比喻的理由不仅因为喜欢作者回忆中描绘得生动、有趣的故事,最重要的是,他竟一举推翻了上千年对于所谓孝道的诠释,更让人佩服的是,作者的“反话正写”,使这错误的“孝”更具讽刺性,就像他用略带些幽默的笔风表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一样。就像作者所描述的“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小故事,讽刺的意味极其浓,在这些故事中作者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体现了当时正风行的新文学的特点。整篇文章中,出现了阿尔志跋绥夫和密哈罗夫两位外国名人,这也是作者在“告诉”我们,中国的文学已渐渐“现代化”了。

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运用了讽刺与批判的艺术手法,批判性地审视了那些扭曲、摧残人类的封建旧道德、旧制度,这与美好的回忆形成对比,这种夹叙夹议的写作方式,构成了文章的别样韵味。整本书,描写了作者儿时与青年时的记忆片段,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这位新文学的领导人,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了旧时代封建社会的陋习与民俗,果然是一部经典的回忆散文集。

我把地上的花瓣放入了香袋中,它所散发的清香在我的思绪中飘散……

常州市武进区湖瑭桥初级中学初 三(6)      季 桃

指导老师:毛文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武宜路217号    电话:0519-86504325; 0519-86505133    传真:0519-865047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0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