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朝花夕拾》有感
乍看这书名,百思不得其解,这分明是写童年趣事的,与花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你要这么问,那你就误解了。朝是指早晨,夕是指晚上,意思就是早晨的花晚上采下来,也指晚年的时候回忆童年的事,这正是鲁迅取这个题目的精妙所在。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被“花”若有若无的清香吸引,让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页,畅游在鲁迅的文字里。
我读鲁迅先生这些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让人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向往的自然画。特别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给我的印象犹为深刻,可能是课文吧,重读之后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它所讲述的是鲁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的得到的趣味与三味书屋的乏味生活,“油蛉在这里低唱……从后窍喷出烟雾。”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又采摘野果,还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寿先生的严厉教诲似乎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当他读入神时,孩子们在各干各的,这或许就是孩子们的天性吧。一切都是那么天真烂漫,回味无穷。那些艰涩难懂的古文并不不适合那些小孩子,所以鲁迅在文中也表达了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的成长的合理要求。
不管怎么样,鲁迅在百草园的生活还是让人羡慕的,我记的童话大王郑渊洁曾经形容我们这一代是水泥的孩子而不是大自然的孩子。可见我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微乎其微。现在我唯一残留的记忆就是小时候外婆家门前的大花园。我和姐姐经常到那里去玩,去采摘鲜花,观蚂蚁搬家、赏蝴蝶飞舞、看蜜蜂采蜜。那里给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后来因为扩建,花园被移为平地,我也因为课业加深再也没去过。那段时光至今我都记忆犹新,成为我最珍贵的回忆。
童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美好的,不妨读读《朝花夕拾》与鲁迅一起回忆童年.既是对逝去岁月的回忆,又有真挚的情怀,无奈的感伤。这一切的一切确实能真的感受的到。
常州市武进区湖瑭桥初级中学初 三(6)班 徐 方
指导老师:毛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