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塘桥初级中学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办法
(试行稿)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教师的德、能、勤、绩、廉等诸方面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教育形象。为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打造一支“品格高尚、政治坚定、爱岗敬业、业务精良、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团队;为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促进学校的长期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依据《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常州市“八要十不”师德自律规定》和武进区教育局“师德建设月”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本校教师的师德考核办法。
一、 师德考核评价标准
(一)、总原则:
教师的本质是服务,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是学校教育教学追求的最高目标,因此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是师德的最本质内容。每位都是要立足岗位,牢固确立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团队意识、服务意识、忧患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正确处理师师关系、师生关系、师长关系,建和谐团队,创和谐校园,获高效业绩。
(二)、具体要求:
1、依法从教,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副业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做守法用法和维护法律、法规尊严的模范;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敬业爱岗,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爱校如家,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擅离工作岗位,不擅自停课、缺课、调课,违反工作纪律;上班时间不聊天、干私活、打扑克及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履行课后辅导学生的职责,不敷衍塞责。
3、潜心研教,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树立优良学风及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刻苦钻研业务,掌握现代化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能让学生主动地、快乐地、创造性地学习,所教学科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增强创新意识,关心各类教育现象,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争做“研究型”、“学者型”教师。
4、文明执教,尊重爱护全体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5、真心为教,关心尊重同志,共创文明校风
待人真诚、善良、热情、宽容,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尊重领导、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老带新,新促老,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与氛围。
6、诚心施教,主动联系家长,听取意见建议
重视家校结合。以多种形式与家长保持正常的工作联系,争取家长密切配合;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7、廉洁从教,发扬奉献精神、坚守高尚情操
以培育人才、繁荣学术,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传授知识,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不以教师特殊身份向学生推销报刊、杂志、复习资料及商品,不以任何名义向学生乱收费,不向学生及学生家长索要钱物,不准借课辅导之名收取额外费用,不准搞有偿家教或从事第二职业影响本职工作。
8、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坚持为人师表,争做社会楷模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家庭和睦,尊老爱幼,重视子女教育,与邻里和谐相处,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文体活动;举止文明礼貌,作风正派,语言规范健康,衣着整洁得体;在校园内不穿短裙,不穿拖鞋,不施浓妆,不准将通讯工具带入教室,工作日不饮酒,在校园内不吸烟;不参与赌博、迷信活动,坚决杜绝参与任何邪教活动。
二、 师德考核中一票否决行为(有下列行为之一不得评为优秀)
1、校的工作安排。
2、反劳动纪律及教育教学规范,在教职工和学生中间造成不良影
响。
3、学校和谐的文化氛围,如搬弄是非、造谣诽谤中伤他人等,给
他人名誉带来损失;在校内打闹、斗殴。
4、缺乏主人翁意识,对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布置的工作拖拉、
推诿。
5、工作中缺乏团队协作精神,自私自利,影响同事间感情及协作。
6、教育、教学、管理或后勤服务学生满意度低。
三、 师德考核中一票否决行为(有下列行为之一师德考核为不合格)
1、对待学生冷酷、粗暴,体罚、辱骂、殴打学生,侮辱学生人格。
2、擅离工作岗位,擅自停课、缺课、旷课,违反工作纪律。
3、课上不认真教学,把课上应该教会的知识留到课外,对所教学
生搞有偿家教。
4、自作主张乱收费,乱征订、乱办补习班,向学生摊派报刊、商
品。
5、利用职务之便,向学生或家长索要钱物。
6、训斥、指责学生家长或与家长吵架。
7、恶意诋毁他人名誉,挑拔离间,拉帮结派,破坏同事间团结。
8、因赌博、酗酒等其他不良行为,以及本人道德问题,在学校内
或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
9、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观点和思想。
10、酒后组织教育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