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细”与“粗放”之间,享受文化大餐
研讨会的第一个议程由省特级教师、湖塘桥初级中学贺剑英副校长在智能录播室为大家展示了一堂精彩纷呈的精品课——《我爱竹有节》。慕名前来听课的老师是济济一堂,学校只能临时启用智能录播系统的分会场。课堂上,贺校长用风趣、智慧的语言激发着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本探究。新颖的教学理念,顺畅的教学流程,睿智的精到点拨,激情的学生畅谈,会意的课堂笑声,凝成了语文文化的韵味流入大家的心田。在接下来的评课中,听课老师对贺校长的课更是赞不绝口。“听贺校长的这堂课,就是享受竹的盛宴,享受竹的大餐”,前黄初级中学的
研讨会第二个议程,由贺校长为大家作了《阅读教学:在“精细”与“粗放”之间》的讲座。贺校长首先从“什么是文本细读、为什么要细读文本、怎样进行文本细读”三个层面上对精细化阅读进行了透彻的阐述。贺校长指出,文本细读的前提必须符合三个条件:挑战精神惰性,丰厚自身储备,保持高度敏感。文本细读要注重三种姿态:作者崇拜,读者崇拜、文本崇拜。文本细读更要讲究三种策略:充分占有资料,还原写作状态;根据文本特点,寻找恰当抓手;筛选适切内容,设计有效教法。接着贺校长又从如何理解“粗放”(粗:好读书不求甚解 放:广读书增加积累),为什么需要“粗放”(语文学习不是举一反三,而是质从量出), 怎样走“粗放”之路(1、保时间2、低起点3、广选材) 三个方面对粗放式阅读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在贺校长的精心引导下,听课老师终于明白:只有在“精细”与“粗放”间生存,语文阅读教学这条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远。而“专题整合,组课推进;主题学习,海量同读”就是精细与粗放阅读的较好方式。
研讨会第三个议程,课题组成员就“初中语文‘专题整合,组课推进’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进行了交流。最后,由区教师发展与研究中心的张立成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本次研讨活动,使全体听课老师在在“精细”与“粗放”之间,享受了一顿文化大餐,这次活动,必将有效地引导教师们进行更深刻的教学反思,探索更有效的教学路径,切实优化课堂教学,全力推进“减负增效”的教学战略。
(湖塘桥初中供稿 撰稿:薛惠英 摄影: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