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向善传递正能量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道德的思想灿烂辉煌,道德是中华瑰宝、文明之光,数千年来,一直是激励华夏儿女砥砺奋进的精神支柱。为了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构建崇德向善的道德氛围。5月21日湖塘桥初级中学道德讲堂在阶梯教室开讲。
道德讲堂的第一个环节是全体教师在谈小依老师的指挥下齐唱歌曲《公民道德歌》。“重情重义重品行, 立志先立人, 爱国又守法 …… 明理讲诚信,不负天下人。 团结友善一家亲 勤俭自强万事兴……争当好公民 敬业奉献勇新 ……”字字实在,句句含金。虽然有些老师平时不喜欢唱歌,甚至有些老师五音不全,但此时此刻,他们唱得是那样的认真,那样的动情。
道德讲堂的第二个环节是“学模范,讲故事”。全体教职员工通过视频观看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陈斌强老师的事迹。陈斌强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患有老年痴呆、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的母亲,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尽管这段视频很多老师已不知看了多少遍,可看着,看着,很多老师还是情不自禁地留下了感动的泪水。“陈斌强付出的孝心,不仅抚慰母亲,也抚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这种中华民族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可以作为社会的良药。” 推选委员吴孟超这样说。看完视频,来我校交流的马杭初级中学的老师走上讲堂,深情讲述湖塘桥初级中学老师朴素而感人的事迹。孙国琴老师年过半百,却还坚守在教学第一线,担任寄宿生班的班主任。尽管岁月无情地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但她永远拥有一颗年轻的心。她把满腔的爱献给了学生,难怪女儿说“妈妈,我情愿做你的学生也不愿做你的女儿。”贺剑英副校长二十多年,孜孜不倦地在语文课堂里辛勤耕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文教学风格,获得了丰硕的成果。2008年3月,在全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观摩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08年11月,在全国第二届初中语文“新课程、新精彩、新走向”名师精品课观摩研讨活动中成功开设示范课。贺校长还多次为全市、全区语文教师作课改讲座、上示范课,连续四年被聘为武进区“送教下乡”送培上门活动指导老师,为农村偏远学校“改薄创优”做了大量工作。学生评价她的课是:每堂课都不马虎,每堂课都有大的收获;同事评价她的课是:实、精、活、新;领导评价她的课是:无可挑剔。“其实,湖塘桥初级中学可亲可敬的不仅仅是这些语文老师,其他教研组的很多敬业爱岗的老师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道德讲堂的第三个环节是 “诵经典”。“文名、才名、艺名、勇名,人尽让得过,惟是道德之名则妒者众矣。无文、无才、无艺、无勇,人尽谦得起,惟是无道德之名则愧者众矣。君子以道德之实潜修,以道德之名自掩。” 明朝人吕坤这段话,告诉人们唯有真心实意地修炼道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道德讲堂的第四个环节是教师“谈感想”。“陈斌强的事迹再次感染了我,一根布带,一连五年,风雨无阻,爱家爱生,撼动了全国,这就是教师,酸甜苦辣在教师,幸幸福福在人间。”陆建英老师深情地说。“我们湖中的每一个领导,每一个老师,又哪一个不在无怨无悔的奉献,哪一个不在真心真意地付出,又哪一个不在用爱传承着湖中的优良传统?”教务处金麟副主任激动地说。
道德讲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贺剑英副校长送吉祥。贺校长说:“过去,我们都会褒奖埋头苦干的人,今天我们更欣赏抬头乐干的人。因为抬头更能看清前行的方向,因为乐干,我们更能增加生命的能量,关键的一点,我们的身心才会更加健康。”
虽然时间有点长,但整个活动期间,每一个老师都听得那样投入,看得那样专注。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到了五点钟,汽车来接新疆尼勒克县四位来我校交流挂职的校长返回党校,四位校长迟迟都不肯离开,“让我再看一会儿,再看一会儿。”怕别人等得心焦,四位校长才怀着不舍的心情离开了会场。
唱了一首歌,看了一个短片,听了一些故事,诵读了一段道德经典,每一位教师都受到了心灵的洗涤,道德的感悟。相信我们湖中的每一个人都将成为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受益者。
( 湖塘桥初中供稿 撰稿:薛惠英 摄影:张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