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学校文化解读
壮旭东
第一,关于“求实”校训的解读和“求实”文化背景下“桥韵”课程体系的构建
我校的前身是1946年创建的私立武进“求实”初级中学,创建者把“求实”作为学校永恒的追求,由于种种原因,学校虽然改名,但是“求实”精神品质和“求实”文化代代传承。
如何理解“求实”,前人这样启发我们:
实,诚也。-----《广雅》。辞海中对“实”的义项中包括“符合客观情况”的解释。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实”即为“诚”,即为“信”。人无信不立,事非实不成。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丘《论语-----宪问》
学而不能行,谓之病。----庄周《庄子》
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寻求真理。----胡适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
“求实”是优秀的传统,也是今天“育人为本”教育宗旨的重要内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是赋予“求实”的时代意义。
面对新的形势,立足学校实际,在传承学校文化的同时,湖中人吸收现代办学理念和思想精华,深刻领会到:“求实”,是一种价值追求,它强调求真务实,固本强基,通达发展;“求实”,是一种科学精神,它强调尊重规律,实事求是;“求实”是一种工作作风,它强调真抓实干,认真负责。
因此,我们把“求实”作为校训,告诉我们每一个湖中人:笃学善思、诚实做人、踏实做事。
在传承发扬“求实”校训的基础上,我校进一步提出了构建“求实”文化课程的目标,包含了以下主要内容:构建“求实”文化课程体系的现实背景、构建“求实”文化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构建“求实”文化课程体系的内容、构建“求实”文化课程体系的实施、构建“求实”文化课程体系的评价。我们的原则就是传承和发扬。
第二,关于“求真务实,固本强基,通达发展”的办学理念的解读
该办学理念的提出基于三点:
基于“求实”文化的传承,即学校创始者的价值追求。前人曰:蒙以养正,圣功也。----《周易》(童年时施以正确的教育,是圣人成功之道。)
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道德经》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唐-魏征 《谏太宗十思疏》
人生百年,立于幼时。----梁启超《论幼子》
实,诚也。----《广雅》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丘《论语---宪问》
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寻求真理。---胡适
基于“育人为本”的教育宗旨,赋予时代的要求。即“求真务实,固本强基,通达发展”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基于本校实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各种新的思想与理念也不断涌现、不断碰撞,师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不必回避,师生中存在着对真理、信仰、前途的迷茫。
第三,关于湖中精神的解读
秉承湖中文化,我们确立了“恭、宽、信”这一湖中精神,即对世间一切的敬畏、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言行一致、坚守信仰。
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很多身边人包括我们的学生,暴戾之气多了,敬畏之心缺了。所以我们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心,由此才能涤荡心灵。可以说,恭是对人、物、事的一种正确态度,恭是与人合作共处的基础,是成功的前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保证。
宽:对他人包容了,其实自己也天宽地宽了。所以由恭敬而达到宽容,这是一种内心自然的成长。孔子说,宽就能够得众,你就可以有众人对你的一种信赖,你就可以拥有更多的朋友。我们教师就需要有包容心,用爱来呵护学生、感染学生,塑造美好的灵魂;同时,教师要有广阔的视野,有博大的胸怀,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信:一个人不是说宽容随和就够了,你要做事,做事就一定要守信。我们经常吐槽如今社会诚信缺失、信仰全无,问题在哪里?我们教师在教育中诚信了吗?身正为范让学生信服了吗?信,就是要言必行,行必果,我们要用行动让学生信服。习近平说,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要让学生有信仰,教师首先要在平时让学生能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