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听说课教学策略,提升学生英语语言内化能力
——以9A Unit 3 Integrated skills为例
一、语言内化的概念及困难
语言内化是指个体将教师所传授的学习方法和自己使用的学习动作转化为心智操作和心智能力的过程,是学习方法转换成学习能力的内化过程。
语言学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学得”,另一种是“习得”。“学得”指通过有计划的课堂教学,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句形、语篇结构等的讲解,再加上有意识地练习、记忆等的活动。虽然“学得”的语言知识系统存储于大脑的左半球,但并不一定在语言区。所以“学得”的语言知识就算形成系统也缺乏言语实用的社会性,只能以独立的语言现象停留在意识层,在语言运用中起监控作用。
而“习得”语言,是指学习者在自然环境下无意识地自然地接受、认知、储存和使用语言。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知识是通过大量的运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自然内化并迅速转化成语言能力。习得的语言系统处于大脑左半球语言区,是自发语言运用的根本。“习得”理论已经对我们的英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在英语教学中的activity模块,就是由教师创设各种情境,形成交际的信息沟(information gap),让学生积极参与,担当一定的角色并大胆思考,自由讨论,以达到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实践能力。
长期以来,困扰我们英语教师的一个英语教学难题是:投入大,产出小,学习英语的时间长但会用英语者少。一些学生也经常有这样的困惑:他们学了这么多年的英语,也学过大量文质兼优的英语课文,接触了大量实用的英语词汇和句型,可一旦让他们开口说英语或动笔写的时候仍然觉得难以表达自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课堂教学中太过重视语言知识点,而忽略了语言的实践训练。而在目前的听说课教学中,由于应试教学的功利性,教师想把时间节省下来,花在读、背以及大量的做单选、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单词拼写和动词填空上。师生关注点在这些得分的题型上,而忽略了真正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听说课教学中普遍存在几个问题:教师对教学文本分析不透彻,对教学目标确定不明确,教学活动固定化,忽视对学生策略的指导。
二、听说课的目标
对于初中生来讲,听力教学目标应达到五级:1.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2.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3.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4.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记叙文,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5.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方式做出反应;6.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
口语教学目标应达到五级:1.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参与讨论;2.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3.能在口头表达中进行适当的自我修正;4.能有效地询问信息和寻求帮助;5.能根据话题进行情景对话;
6.能用英语表达短剧;7.能在以上口语活动中语音、语调自然,语气恰当。
三、听力教学策略的运
1. 把握听力材料的语言特征
9AUnit 3 Integrated skills中的听力材料1是一段初三女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的介绍,内容围绕自己的擅长和不擅长展开,听力材料2是这位女学生和青少年辅导员的对话,主题是“problems and advice”,通过问题,引出学生的问题并给出建议。两篇听力材料都用的一般现在时,时态不复杂,重点词汇涉及了try one’s best, laugh at, pay no attention to, call her a bookworm.
最难的是如何根据听到的难题预测给出的建议。
2. 确定具体听力教学目标。
(1)会针对同学不同的难题给出合适的建议。
(2)从Nora的情况介绍中获得信息并记录。
(3)从Nora和Mr.Friend的对话中,获取信息并完成笔记。
(4)根据Nora的情况和对话完成一份谈话纪要。
3. 设计有针对性的听力训练活动
在实际听力教学中,听力活动的设计有很大的随意性,导致了以下误区:(1)听力活动过多,有时把很多操练的活动提前到了听前,甚至把听的内容都反复操练了,导致没有信息差,听的任务毫无意义。(2)活动没有层次,不能做到由易到难。这些误区让学生的听力水平无法真正提高,所以也无法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内化能力。由此,我们应该设计有针对性的听力训练活动。
一般来说,听力训练活动分听前,听中,听后的三个阶段。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听前 | 设计一些针对学生潜在困难,与听力材料相关联的热身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给学生明确具体的听的任务要求 | 参加小组或全班的热身活动如回答问题,判断,排序等。 |
听中 | 让学生在完整获取信息的基础上,有选择地采用不同方式重放录音,完成信息填写、排序、选项等检查内容大意的理解练习。 | 积极判断,核对自己的内容猜测。 |
听后 | 让学生对听力材料文本特征加深理解,让学生加深对所学 语言的示范印象和模仿活动。 | 对该语言材料的语音,语篇,语法,词汇的把握。 |
(1)听前活动就是听力的热身活动,可以根据听力材料的类似标题安排一个短的阅读材料,或者让学生从题目中预测内容,或根据图画照片作谈论,也可以根据某个话题说出学生自己的观点。如A1和A2中,Nora提到在自己在学校里的困难并寻求建议,在听前活动中,我设计了热身运动:用本单元Grammar里所学的提建议句型对所显示的问题提出建议,看看一分钟之内全班能提多少建议。这种限时性的头脑风暴活动,不仅巩固了问题和建议的话题,还练习了提建议的句型,更是在上课的前几分钟就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本课主题上。
(2)听中活动是听力课的重中之重,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听力材料的难易,布置不同难度的听中任务。
初级水平 | 把图片按正确顺序排序;追随地图所指的方向,核对图片上的项目,完成图标的信息。 |
中级水平 | 回答正误或者选择回答,预测下一步内容,构思一个连贯的笔记,根据整篇材料推理。 |
中高级水平 | 填写空格上的单词,确认数字和字母,精确辨认某人所说的话。 |
基于以上的等级安排,我为Nora的A1设计了以下由易到难的两个的听力活动:a.听信息,在正确的信息后打钩。这个活动比较简单,基本听一遍就够了。但如果就这一个活动,这个听力材料就显得毫无用处,对学生的听力训练也不到位。所以我又设计了以下的活动,填写Nora的信息表。如下:
Name | |
Grade | |
Subjects she likes | |
Problems |
这个听力任务就属于中高级水平了,有一定的难度,让中等以上的学生觉得有挑战性,乐于全身心投入去听,又为A2的听力任务做了准备。
(3)听后活动是对听力内容的回顾,可以采取一下活动:
初级水平 | 阅读相关的材料,练习发音,做角色扮演 |
中级水平 | 小组讨论,复述或转述所听内容,总结要点,研讨新的语法结构 |
中高级水平 | 改编所听内容,表达个人感受和观点,根据相同的主题写作 |
在听了A1,A2后,在做A3的填空之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根据思维导图口头复述Nora的问题和得到建议:
1.
Nora’s first problem:Not good at
2.
1.
Sigmund Friend’s advice
2.
1.
Nora’s second problem
2.
1.
2.
Sigmund Friend’s advice 3.
4.
四、Speak up的教学策略的运用。
在实际的听说课教学中,由于听力材料的难度和听力活动的繁多,最后的Speak up常常由于时间的关系而被忽略,被看成是可有可无的部分,通常就是领读后齐读,然后讲解一下语言知识点,就布置了课后背诵。这就是Speak up 的教学误区,降低了这一模块在教材中的教学地位。说英语是英语语言内化后的一个的输出口,如果不花时间加以训练指导,如何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内化能力?
1. 创设情境,让学生有热情speak up.
在关于Nora问题和建议的听力之后,引入学生之间谈论问题和提出建议的对话还是比较容易的。比如,我们可以以Daniel also has some problems. He is talking about them with Millie.
2. 训练学生的听力,初步感知speak up的录音内容。
Let’s listen to their conversation to see what the problems are and what advice Millie gives to Daniel.让学生带着简单的问题做听力训练,既训练了听力技能,又对对话内容有总体上的把握,为说做好铺垫。
3. 大声说出来,分角色朗读speak up.
Speak up就是大声说出来,以跟读、齐读、两人一组读,男生Daniel女生Millie角色扮演读多种形式读对话,有助于为学生正音,提醒学生注意连续、爆破等特殊情况,以及正确的语调。分角色的朗读后再进行角色表演。说的方式多样化,有利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凸显大声说出来的内涵。
4.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让说英语延伸到speak up课后。
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核心素养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内化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speak up的仿照改写来编同主题的对话,创新表演等可以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这一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可以改写的部分,先用笔画出来,再把改的内容用省略号表述出来,替换内容自行设定。久而久之,学生对这类仿照编对话的任务就熟门熟路了。如下:
A: I’ve got a problem, and I feel angry/sad/ worried/stressed…
B: I’m sorry to hear that. What’s it?
A: …
B: I think…/Why don’t you…/How about…
A: OK, I’ll try. Thanks for listening to my problem and giving me advice.
B: My pleasure.
当然,这部分的训练可以不拘泥于模板对话的长度,也可以不用要求的句式,如果学生能力更强,可以让学生脱离课本,根据教师设定的主题,自己编写对话内容再练习表演,这样更能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内化能力和运用能力,也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总结
在听说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走出随意设活动的误区,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听说活动,以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为先导,实现高效课堂,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内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