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课题研究计划
研究背景
在上学期的调查问卷中发现中学生的思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思维的自觉性很差。由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多数学生的思维还处于直观形象思维。一方面他们还不会思考问题,另一方面还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表现在会做题,但回答不出自己是怎样做的。(2)学生之间思维的速度差异较大。表现在考试中较明显,思维快的学生短时间内能答完题且准确率高,思维慢的学生速度慢准确率低。(3)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发展较慢。在提问题的测试中学生还提的是小学生的一步计算的问题,没有逻辑,说明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差。(4).学生之间思维的差异比较大。
二、本学期按照惯例,开展课题组成员会议,制定本学期研究计划,主要计划如下:
1、加强实践研究,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学生学习思维品质抓住课堂中的新课导入这一环节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有效的新课导入可以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可以铺设桥梁,衔接旧知识与新知识,以旧知识带动理解新的知识,可以沟通感情,创设学习情境。高效的新课导入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计划开展“课堂导入的方法与技巧”沙龙,总结各种适合的方法应用于课堂,提高效率。
3、开展同课异构,在对比教学实践中体会不同的导入方法所达到的效果,总结出适合的新课导入法,要使得导入的方式及导入的例子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教学,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师教得高效,学生学得有效。这是我们课题组研究的最终目标。
4、积极撰写与课题有关的论文与总结。
5、做好图片文字资料积累、相关课题资料的上传工作,按照要求及时将课题研究资料上传到规定的网站。
三、具体活动计划
2017.2月-3月
召开课题组会议,总结上学期的课题研究中的收获和不足,确定本学期研究重点
制定本学期研究计划
搜集和学期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
2017年4-6月
开展学术沙龙,总结有效的新课导入模式
安排两位老师同课异构,对比交流。
2017年9月-10月
每位成员通过课堂实践,探求有效的课堂导入模式对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作用,总结有效方法并作好记录。
汇总研究资料
2017年11月-2018年2月
1、继续学习相关理论。
2、课题组成员每人撰写一篇课题研究方面的心得或反思,组内交流。
作好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总结,以利于下学期研究工作的继续深入。
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