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管理服务>>党群工作>>理论学习>>2018年12月党课学习材料:《在领导改革开放进程中加强党的建设》
2018年12月党课学习材料:《在领导改革开放进程中加强党的建设》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26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周建中      来源:原创

本节党课内容提要

40年来,在领导改革开放不断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在坚决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始终坚持和发展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

党课开讲:    

一、以始终坚持党的政治路线为根本,确保改革开放正确前进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取得的最为重大的政治成果之一,就是作出了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以此为基础,我们党提出并形成了以“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为科学内涵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条科学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党的政治路线。以始终坚持这条科学的政治路线为根本,我们党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反对一切“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从而有效地确保了改革开放的正确前进方向。

在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重要时刻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上,我们党明确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不能以僵化的观点看待四项基本原则,否则就会怀疑以至否定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也不能以自由化的观点看待改革开放,否则就会离开社会主义轨道。在初级阶段,在我们尚未摆脱不发达状态之前,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资本主义制度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将长期存在。如果思想僵化,不改革开放,就不能更好地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也就会在实际上助长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滋长和蔓延。排除僵化和自由化这两种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影响,将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由于‘左’的积习很深,由于改革开放的阻力主要来自这种积习,所以从总体上说,克服僵化思想是相当长时期的主要任务。”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历史时刻召开的党的十五大上,我们党郑重指出:“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近20年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保持清醒头脑,克服各种干扰,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在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上,我们党再一次要求全党同志要正确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必须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今天,我们要继续以始终坚持这条科学的政治路线为根本,有效地确保改革开放的正确前进方向,就必须坚决捍卫党的领导地位。对那些否定党的领导、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否定改革开放的言行,对那些歪曲、丑化、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行,对那些歪曲、丑化、否定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人民军队历史的言行,对那些歪曲、丑化否定党的领袖和英雄模范的言行,一句话,对一切违背、歪曲、否定党的政治路线的言行,每名党员都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

二、以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为先导,为改革开放提供科学指导思想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既不迷信书本,也不迷信经验,形成了以“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为科学内涵的党的思想路线。以始终坚持这条科学的思想路线为先导,我们党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就向全党同志发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伟大号召。他告诫全党同志:“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强调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以此为基础,我们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此后,我们党从各个方面深入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地阐述了一系列从实践中提出的有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政策问题。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千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我们党胜利地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豪迈地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以党的十二大的召开为标志,我们党以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为先导,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鲜明的主题,着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科学指导思想。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们党要在理论上不断跟上新时代,不断认识真规律,就必须继续以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为先导,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中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三、以始终坚持党的组织路线为保障,为改革开放造就坚强领导力量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我们党一路走来,始终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党的一大党纲就规定了党的组织建设的原则。党的六大明确提出“组织路线”的概念。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要求“努力去改造党的组织,务使党的组织确实能担负党的政治任务”。在1938年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并提出“才德兼备”的干部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着眼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强调各行各业干部要又红又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的稳定,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要有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并提出了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以此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为科学内涵的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始终坚持这条科学的组织路线为保障,我们党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着力培养和造就干百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从组织上保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贯彻落实。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路线对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党的组织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更加注重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坚决维护党中央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在突出政治功能中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让每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能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必须要重点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加强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加强政德修养、打牢从政之基,严守纪律规矩、夯实廉政之基,健全基本知识体系、强化能力之基,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必须建设一支忠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唯其如此,我们才能继续以始终坚持党的组织路线为保障,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从而不断为改革开放造就坚强领导力量。

四、以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为根基,为改革开放夯实深厚群众基础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激发人民的热情、依靠人民的力量、运用人民的智慧来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提出并形成了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科学内涵的党的群众路线。以始终坚持这条科学的群众路线为根基,我们党明确提出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明确强调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
    面对改革开放后逐渐暴露出来的一些党员干部中滋长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个人主义的不良倾向和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专门作出了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决定。会议强调,我们党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领导人民群众胜利前进,首要的问题是必须保证决策和决策的执行符合人民的利益;同时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扎实实工作,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全会指出,在坚定不移地加强廉政建设,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的过程中,一是要加强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二是要在觉内普通深人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再教育。面对党的十八大前后一些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平部当中存在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比较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突出问题,我们在全党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提出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要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新时代,我们必须以始终坚持这条科学的群众路线为根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而不断为改革开放夯实深厚群众基础。

    材料来源:《党课》,2018年12月P20-P28,作者:井建斌、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附件

      组织机构 更多>>
      制度建设 更多>>
      荣誉表彰 更多>>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武宜路217号    电话:0519-86504325; 0519-86505133    传真:0519-865047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