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培养中学生英语发展性学力的几点策略
发布日期:2018-09-27    点击次数:     录入者: 周强    来源: 本站原创

培养中学生英语发展性学力的几点策略

周强

【摘要】:本文探讨了核心素养视角下英语学习能力培养的两个主要维度,即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结合实践案例探讨了如何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培养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并就如何指导学生形成符合外语学习规律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英语学习;发展性学力;学习策略

发展性学力是学习主体为主动适应迅速发展的未来礼会所必须具备的自我发展韵态度、能力与知识的复合。其内容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把握新进展、更新结构的能力,主动学习的意愿等等。其目标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灵活性特征。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采用直接讲解、间接渗透、学生相互交流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和示范不同的英语学习策略,创设有利于学生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效运用学习策略对提高学习效率有积极作用(教育部,2012)。英语教师要把对学生英语学习观念、学习策略行为的引导、指导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要敏锐地捕捉时机,运用教师讲解、隐性引导、榜样示范以及主题交流等形式提升学生学习策略运用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不断在实践、体验中调整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发展性学力。以下我就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谈一下如何有效的培养中学生在英语学习时的发展性学习能力。

一、教师讲解,明确要求,使学生知道要采取的学习步骤

学生的学习行为要靠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具体任务要求、引导来保证。一些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要求多以概念形式提出,例如,要记笔记。而对如何记笔记等概念背后具体细致行为、步骤的讲解很少,不能够落实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要以教学中一些常规任务或者常规步骤要求来引导学生知道具体的学习过程与策略。教师还要注意讲解策略时,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语言实践中自己去判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学生学会规划学习时间、内容和具体的学习行为是提升其学习能力的前提。教师要指导学生就宏观的学习进行规划,可以按照课上和课下两个维度规划学习。

课上学习行为包括:认真听讲,记录要点,归纳收获,标出不懂的地方,有时间及时提问。课下学习行为包括:完成相应的作业,归纳整理笔记,进行错题分析与积累,定期复习笔记本中的内容。教师还要让学生知道把规划分解到具体的时间和行为中,才更具有可操作性。教师要和学生一起研讨具体规划的框架:

1)本学期 / 本月学习成绩发展目标多少分;

2)要重点发展的方面,例如词汇、语法或者听力;

3)每天如何发展这些知识和技能,要有每天 20—30 分钟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具体、可操作的学习行为规划。

学生初步制定的学习目标和计划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给予及时指导。当然,学生需要在实践中体验、判断自己的计划是否可行,教师再针对实践情况进行指导会更有效。教师还要明确要求学生对自己落实学习计划的行为表现做持续监控、反思,引导学生从学习状态、行为、所花时间精力、效果如何等方面反思规划开展得如何,在反思中调整,并提出改进措施,使规划得以落实。

把制订学习计划、实施计划与反思调整有机结合起来,是提升学习能力的有效路径,有助于学生从学习行为的角度反思自己的目标是否达成,做到客观归因,督促他们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行为。

 二、隐性渗透与引导,提升学生学习策略运用意识和能力

要引导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运用或者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有时教师的语言要求和示范并不能引起关注,也不能落实为学习行为。教师可以运用学习观念、学习策略调查问卷隐性引导学生理解学习策略的内涵、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其作用以及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需要做出的调整。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策略运用情况,并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讲解与引导,起到较好的隐性引导与显性指导相结合的实效。教师也可以将介绍学习观念与策略或者讨论学习能力运用的文章作为学生阅读、反思的驱动力,引导学生反思、调整。

例如,一位英语教师把《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一文推荐给所教的两个班85名初二学生阅读,让学生重点阅读文章中两个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策略运用情况,反思并回答两个问题:

1)你认为自己是成功的英语学习者吗?

2)要成为成功的英语学习者,你需要做哪些调整与改变?

84% 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是成功的英语学习者;93% 的学生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具体总结了自己要努力改进和做到的事情;42% 的学生在反思中使用了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词语;77%的学生提到了反思、调整、方法、观念等词语。

该教师运用一篇文章引发学生对成功学习者需要的观念和行为的思考,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反思与评价的视角,增加了学生学习策略知识,提升了学习策略运用意识,找到了英语学习的优势和不足,并能够从学习策略角度分析英语学习问题的原因,制订有效规划,明确学习行为改进的方向和策略。

三、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强化学生学习策略运用行为

要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学习行为,教师不仅要提出要求,还要给学生提供直观、可效仿的范例,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加以尝试和改进。英语教师是灵活而有效的教学资源,不但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还是积极的示范者,例如,教师引导学生要倾听同学的发言,记录要点并进行评价,那么教师要示范这些行为——记录学生发言的内容,对发言的内容进行评价反馈。如果教师指导学生记笔记,教师需要自己记录学习笔记,并展示给学生,示范如何运用各种策略学习英语。此外,教师在板书重难点或者对于学生来说难以理解的词语、句型等时,要注意板书格式、书写的清晰度,对学生的笔记起到示范引导作用。在使用PPT时,教师要使用不同色调标注重点,同时可以利用黑板再次板书。教师书写的过程就是给学生发挥榜样示范的过程。

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学生作品(笔记、规划、反思等)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形成做规划、笔记积累以及反思等习惯。教师要寻找、积累一些学生作品范例,作为其他学生学习和效仿的资源。如果可能,尽量选择合格”“”“非常好三个不同等级的作品供学生参考,教师要解释评定的具体标准,并介绍不同等级作品给学生带来的学习效果。不同需求和发展阶段的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选择效仿对象,确定自己发展的目标,并明确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

四、组织学生相互交流,优化学习策略运用行为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观察、分析学习成功者的有效学习策略,指导其在全班分享策略,交流学习智慧,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反思,调整学习观念和行为。教师可以定期开展我的英语学习主题交流会,学生之间讨论、交流的内容包括英语学习的困惑、问题以及有效的学习策略等。教师可以侧重请英语学习实效好的学生介绍有效的学习策略,起到同伴引领示范的作用,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促进自身发展。

例如,一位教师的做法是定期组织学生互看笔记本,同伴互看之后小组再互相传阅,推荐出本组值得借鉴的笔记在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基础上,学生撰写个性化反思,总结自己学习策略及笔记积累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明确提出改进思路和策略。前面提到的向老师所教学生在初三总结英语笔记对学习的作用时,一个进步非常大的学生坦言自己学习的变化来自同学之间的学习和促进:我觉得笔记对我影响最大的事就是笔记互测和互换笔记。我会借鉴别人的笔记,将我的笔记完善得更好,并学习同学利用笔记的方法。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发挥同伴之间的积极影响作用。

五、激励评价,反馈指导,促成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观念和策略的要求和指导不会自然迁移为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实践会初步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实践会形成稳定的习惯。要培养学习习惯,教师的持续引导与反馈指导至关重要。适时、持续地得到激励、评价与反馈才能够使学生坚持某一学习行为,直至形成自动化的学习习惯。

首先,教师需要在观念上引导学生,使学生理解外语学习具有持续性和渐进性特点。外语学习的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学习是需要持续努力、逐渐进步的过程。开始学习的时候感觉知识很难,进步很慢,积累到一定程度会有质的飞跃。这些信息让学生有坚持学习行为的信心和动力。同样,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对学生的信心。

其次,在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教师要持续发挥激励、评价、反馈与指导作用。教师要形成定期检查和反馈指导的习惯,例如,就笔记积累,教师在开学初要确定每周固定的收笔记、查笔记的时间,使学生知道他们的记笔记行为要固化为习惯。教师还应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反馈,用积极的鼓励评价方式,肯定学生的努力与进步,传递自己的积极期望,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支持,有坚持的动力。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同分析学习过程中出现某个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正确归因,要给学生反馈出具体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建议。教师坚持激励评价、反馈指导是学生学习行为最终养成习惯的有效保障。

此外,教师要适时放慢教学节奏,不要赶教学进度,要舍得给学生自主积累并进行反思的时间。要把培养、训练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这个目标融入日常教学中。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行为不会一蹴而就,教师要以有计划的、系统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形成制订学习规划的意识和行为(李宝荣,2015)。教师要做好规划,不能够期待观念、策略方面的问题一次性解决,而是要在不同策略训练中循环往复地再现、强化落实之前训练过的策略。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学习策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贵在教师坚持引导与反馈,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并进行有效激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武宜路217号    电话:0519-86504325; 0519-86505133    传真:0519-865047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0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