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初中物理后进生发展性学力的的几点思考
姚骏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过一个让很多教师头疼的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会遇到落伍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个问题不光是当时,就是现在,丝毫未见减少。联想到教师在备课时也经常说,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却往往只备了那些相对优秀的学生,而忽视了对这一部分“差生”的发展性学力的培养。下面是笔者对差生辅导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自己要提高认识
正在成长中的学生的确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但不能单纯地以学习成绩来判定他们的优劣。每一个学生受不同环境和因素的影响,都有自己智商、兴趣、性格的特点以及为人处事的方式,出现差异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的,也实属正常。有些老师给差生以非正常的权利,反而使学生受到了严重的伤害。比如,对差生说:只要你上课别说话别捣乱,不影响别人,哪怕你睡觉都行。这样的话足以把学生推到破罐破摔的境地。相反地,我在教学中常发现一些成绩并不好的学生却拥有刻苦执著、不甘落后的上进精神。所以,老师应首先从自己做起,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维护每个学生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相信每个学生都可成才,并努力为这些学生营造成才的氛围、创造人人皆可成才的机会。
二、放下架子、展开笑容,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大多数差生不愿意接近老师,有问题不敢问老师,对老师的批评也很敏感,他们既对老师产生畏惧又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在心理上,这些学生都有一定的压抑感、自卑感。所以,老师在辅导中要体谅学生的处境,培养差生的学习热情,以乐观的微笑来鼓励他们,创造轻松愉快的气氛与他们交流,消除与学生的心理隔阂,为进一步的辅导工作做好准备。
三、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成绩差的原因
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可以从学生本身入手,了解学生成绩差的原因。有学生曾经给我留言说:我最讨厌物理,讨厌上物理课,更讨厌物理考试,因为我什么也不会。但是在这次期中考试前,我看书做题做了三四个晚上,终于考及格了!随后我跟他谈话时就提到,你并不是学不会,而是原来的确没有下功夫。如果在努力的基础上再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辅助的话应该会把成绩提上去!学生自此信心十足,对物理的学习更加用心了!由此看来,大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并非只是因为智力因素。往往在一、两次测验中成绩低下,又得不到鼓励,从而在思想上产生了自卑,对学习缺乏了足够的信心!
造成物理学习中出现差生的原因有很多,但从学生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不外乎如下两种情况:第一、学习方法不当是多数差生学不好物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都有要考出好成绩的迫切愿望,但往往是努力与成绩不成正比。很多学生虽然非常勤奋,可是成绩却总也提不上去,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不知道怎样学习才能学好,只用功而不讲究方法,只能是事倍功半,徒劳的浪费时间!第二、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这些学生思想上有沉重的压抑感,放不开,情绪不稳定,常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好的学习状态!这样的学生多数是由于受到家庭、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比如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家庭或家庭特别困难等等。也有一些是受到不良人际关系的影响,比如早恋、拉帮结派等等!
四、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愿学、乐学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的插入奇闻趣事和身边的生活例子,给学生新鲜、好奇,从而产生持久的兴趣。例如,飞行员手抓子弹故事、死海淹不死人、汽车中的物理知识、厨房里的物理知识等等,诸如此类,再加上教师妙趣横生的讲解,发人沉思的语言,完全可以培养学生追求新知识的兴趣和意志。另一方面,学生对实验都非常感兴趣,教师在辅导中应抓住这一普遍心理,尽力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例如,筷子提米、瓶吞鸡蛋、蜡烛跷跷板、水果电池等等,如条件许可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做这些实验,甚至以此为基础办一个小实验展览!要知道在动手操作这一方面,这些所谓的“差生”可绝对不差!这些形象生动的小实验,既能让学生学到用到物理知识,又能使学生兴趣盎然,乐学不疲!
五、针对学生特点,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
有很多差生非常希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自己也非常努力,却长时间不见效,这其实就是缺少学习方法所至。学生在学习中必须掌握正确的、科学的方法与技巧,才能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以“授人以渔”为教学的主旋律,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训练,让学生从“学”到“学会”到“会学”,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比如对物理量的学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知道这个物理量表示的物理意义并记住它的定义;2、掌握这个物理量所涉及的物理公式及适用条件;3、知道这个物理量的单位并会进行单位换算;4、明确这个物理量是只有大小还是大小、方向都有
当然,学法指导应是多方面的,并渗透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例如阅读课文的指导、记录并整理笔记的指导、解题方法的训练指导、观察实验的方法指导等等,通过这一些指导和训练使学生逐渐学会独立获得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多研究教法学法,教学生学会学习。
六、告诉学生学习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提高的曲折过程
必须使学生明白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幻想有一日千里的奇迹!教师在辅导过程中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对学生在作业、测验中出现的较多问题、面对的较多困难,教师应及时鼓励他们继续坚持下去,并指出这种困难只是暂时的,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之后,疑难就会减少。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错题本,对每一次作业或测验中出现的问题都记录下来,并说明是为什么出错;而且我会在每一单元学完后都把学生出错较多的题目集中起来进行再编辑,把这些改头换面的题目出成一份试卷并当成单元测试来让学生过关。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会明确自己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实现学习上的进步、知识上的提高。
总之,差生问题是每一个老师在教学中都会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之所以产生这一现象,苏霍姆林斯基说: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学生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尽力使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的乐趣,让他们感到自己在不停地进步!这需要我们教师不仅要有辛勤的劳动,还要掌握一些教育技巧、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