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优化,塑造学生发展性学力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 213161薛惠英
所谓发展性学力,是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的情感与能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发展性学力培养,符合新课程改革基本精神要求。发展性学力强调学习主动性、合作交流探索、认知结构重组、学生个性成长和评价的多元化。为学生发展性学力健康成长,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度优化。优化教学情境创设、优化合作互动学习形式、优化课堂训练设计,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能力、探索意识出发,形成完善教育教学体系。
一、优化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热情,这是教师施教的基本出发点。初中学生思想活跃,对新鲜事物具有好奇心,兴趣点比较广泛,教师不妨对教学情境创设进行多重优化,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故事引入、案例解读、课堂演绎、名言引用、生动讲述、歌曲播放、视频展示等,都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教师要做好教情、学情调查,以提升教学设计的契合度。
优化教学情境,教师要精选创设方法。在学习《枣核》时,教师为学生朗诵一首诗《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我们中华儿女都有爱国情怀,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自己故乡的。关于乡愁、乡思,大家还掌握哪些诗句、故事、歌曲?学生听教师这样提示,开始议论纷纷。很快就给出一些相关信息:“每逢佳节倍思亲。”“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我的中国心》等。教师顺势引入文本阅读: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枣核》同样写的是思乡之情,现在开始阅读文本,看作者抒发了怎样的乡思乡情。
教师用余光中的《乡愁》作为引导,让学生搜集关于乡愁、乡思的名句、故事和歌曲,因为这些内容是学生比较熟知的,学生很快介入学习之中,不仅找出相关信息,还将学习关注点集中到文本主题探索上。教师优化教学情境未必要利用多媒体形成多元信息冲击,只要能够接轨学生学习思维,同样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热情。
二、优化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志,几乎所有课堂所有课型,都可以见到合作学习的影子。为提升学生合作学习效率,教师要对合作学习形式、学习操作、效果评价等展开优化处理。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形式,但不是合作学习唯一形式,教师要从合作学习形式开始优化。丰富合作学习形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也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小组辩论、小组演绎、小组检查、小组竞赛、小组演讲、小组习作、小组故事会等等,都是合作学习重要形式,教师要精选合作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在学习《甜甜的泥土》时,教师设计个性师生互动活动:教师模拟节目主持人,各个学习小组抽出一名学生模拟王小亮。
师:今年生日你收到特殊的生日礼物,你怎么知道是妈妈送的呢?
生:因为只有妈妈知道我喜欢吃什么样的糖,所以感觉这个礼物一定是妈妈送的。
师:这是一包普通的糖,你为什么显得特别惊喜?
生:虽然是普通的礼物,却说明妈妈还在不远的地方关注我,给我带来希望。
师:很小的时候,你就离开了妈妈,一直以来,你感到快乐和幸福吗?
生:没有妈妈的关爱,当然谈不上快乐和幸福。
师:你此时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生: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见到妈妈。
师:愿天下所有像王小亮一样的孩子永远幸福快乐!
教师设计模拟互动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体验机会,从学生回答提问不难看出,学生对王小亮人物心理有深刻认知,对文本人物命运显出深深担忧。学生情感深度介入,标志合作学习获得重要成效。合作学习形式众多,生生互动常常是教师的首选,但从操作效果来看,像这种师生公共演绎的互动,其学习效果更为显著。学生从中获得的学习内驱力更为剧烈,合作意识培养更有成效。
三、优化训练,构建学生认知体系
语文课堂训练和课后作业对进一步巩固学习认知有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堂训练设计时,要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角度展开。注意增加学生实践体验机会,让学生在具体活动过程中,逐渐建立学习认知意识。学生认知构建是学习认知成长的重要环节,教师不仅要对训练内容、训练形式进行优化,还要对学生认知构建提供有益启示,帮助学生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学习认知进行科学梳理,塑造学生健康发展观。
《都市精灵》讲述的是现代都市人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不满足,提倡人与自然生物的和平共处。教师针对这个主题设计课堂训练题目: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如果你是生活城市的设计师,你希望选取哪一种可爱的动物作为城市的标志和象征呢?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你选择它的理由。成果展示时,很多学生都有精彩表现。有学生说:如果让我来选择城市形象大使,我愿意选择喜鹊。喜鹊在大都市难以找到筑巢的地方了,是城市人将其赶出了城市。如果我们能够像北京建设鸟巢一样,为喜鹊留下生存的空间,我相信喜鹊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因为我听奶奶说过:喜鹊早报喜、晚报财。教师给以积极评价,学生学习热情更盛。
从学生书写情况可以看出,其思维已经成功启动,在积极参与探索中,形成自己认知体系。无论学生认知构建是不是科学合理,其学习成长是实实在在的。教师要多设计这样的训练任务,以提升学生主动探索精神。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发展性学力成长,符合现代课堂教学认知共识。发展性学力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多种构成因素,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互动学习,营造自主、自觉、活泼、灵动学习气氛,顺利启动学生学习思维,塑造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未来塑造复合型人才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