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习,我践行
——《社会主义和心价值观》心得
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 初二(10)班 孟驰东
我们当代学生承担着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任务,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要求自己,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我们这样的学生做起、从学校做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彻底融入生活,贯穿于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思想和形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感情,也算调节自己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他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民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使名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自觉报效祖国。那么爱国精神就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力量作为中学生应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注入我们的心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是针对公民职业道德方面的核心要求。我们之所以要敬业,是因为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事业的成功与目标的实现、个人作为与价值的实现,都有赖于此。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算要努力的学习,在学业上名列前茅,这样才对得起父母,老师和国家。我们只有现在重视我们的学习,才能认真对待我们以后的工作。所以敬业对于我们这些学生十分重要。
诚信是一个人的第二名片。个人的信用代表着社会或个人对一个人的信赖程度 ,而且诚信是企业的名片,个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难存,国家无信则衰。诚信对于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刻不容缓,这对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孟子曰:“与人为善,善莫大焉。”用友善的眼光看待生活,用友善的行为对待他人,用友善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生活中就会多一份尊重和信任,少一份挑剔和苛求;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少一份掩饰和冷漠,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更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素质。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我们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