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注重读写共生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研究
发布日期:2017-04-20    点击次数:     录入者: 张英    来源: 本站原创

注重读写共生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研究

       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  张英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属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教师要深度挖掘教学内涵强化课堂互动设计、展开个性训练,创设读写共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方式方法,进而以读写共生为教学突破点,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意识。

      一、挖掘教材,创设读写共生教学环境

      实现读写共生,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为学生创设适宜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参与读写训练的主动性。教材大多具有经典性,其文学价值是极高的,教师要给出个性解读,找到读写教学的切人点,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探究学习。而字词典型运用、语句精彩分析、修辞科学使用、结构合理构建点题精妙所在等,都属于读写教学发动契机,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展开教学设计。如《陋室铭》里有不少经典名句,教师可以此作为读写设计切人点:请同学们找出文本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如果有可能,给出自己的仿写。这样,学生们会积极行动起来,很快找到相关的语句,并进行自主赏析。有的学生说:我最喜欢“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这句,把陋室环境描绘得自然化了。这句话运用了对偶修辞方法,展示的意境也令人向往。让人想到了青山绿水、碧草、白云等自然景观,我给出的仿写句子是:鸟语在屋脊,花香绕庭院。也有的学生说:我非常喜欢开头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相信只要有学习的意志和决心,就一定能够身居陋室而放眼天下的。教师让学生自主探讨语句精彩之处,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赏析学习,并获得丰富的学习认知。特别是仿写给学生带来的特殊学习体验,也是读写结合的实践尝试。

     二、强化互动,提升读写共生学习品质

 读写共生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互动意识,利用多种引导方式,促使学生展开深人细致的文本阅读、话题讨论、实践训练、演绎操作、反馈评价等互动交流。读写共生本身也是一一种互动关系,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二者相互依存,并和谐共生。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设计者、服务者,需要做出积极努力,帮助学生尽快进人到读写共生互动之中,通过多元互动,使学生形成良性学习思维,提升读写共生学习品质。《孔乙已》人物描写特别经典,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人物时,采用了个性教学设计:画出描写孔乙己的语句,分别说说表现了孔乙己人物性格的哪些特点,最后给出总结。这样,学生能迅速进入学习角色,阅读文本,查找相关内容,给出个性解读。但教师并没有集中展示学生分析总站,而是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习作任务,老有中国不学之色的典型动作山语言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把老体更快指写出来。学生听说老师要模伤孔乙已展开表演,时的观趣教饰开始演绎,学生笑声阵阵。当学生描写展示开始有,课堂再一次被推向高潮。教师与学生展开多重互动,既给学生读写训练创造良好的机会,也让学生从中获得了丰富的读写学习认知。

     三、个性训练,实现供与大去

读写共生是种综合性学习行为, 教师在布置相关  圳级时,需要对读写关系给于足够的重视,特别要契合“共生”内的”内质居性,让读写达成高度和谐仿写是读写结合的重要训练形过但一味仿写,会对学生的学习思维形成制约和束缚。因此、教斯要拓宽视野,为学生设计更为丰富的读写训练形式,以促使该写共生得以顺利实现。如复述、读后感辩论、续写、政写、扩写通读演讲等,都是可以用于读写训练的形式。比如,《变色划情节跌宕起伏,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课堂演绎活动。同时为提升学生的学习认知品质,教师继续发动学生展开深度解析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善变之人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展开社会调查,用手中的笔记录下典型的故事,参与班级的集中展示活动。学生们对这样的学习任务普遍感到新鲜,参与热情很高。有的学生这样写道:邻居大叔平时很豪爽,经常邀请我们到他家吃饭,因为不是很熟悉,我们当然会委婉谢绝。有一一次,爸妈都不在家,我没有带钥匙,邻居大叔看到我进不去家,也没有理我,好像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当他看到我妈回来后,就说请我去他家吃饭,但被我拒绝了,我感觉他和变色龙没有什么区别....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学生再根据评价进行交流。教师让学生搜寻生活中“变色龙”的原型,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体验,写出自己的真实经历,并从具体描写中学习到丰富的描写方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是内化吸收,写作是外化表达,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而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则是对读写共生关系的直观解析。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对教学设计展开具体优化处理,为读写共生共存共进做好坚实的铺垫。

 

参考文献:

[1]赵福楼.核心素养:现代语文重建的起点与归宿[J].天津师范大学学

:基础教育版,2016(10)

[2]于洋.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有的困境与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

2016(12)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武宜路217号    电话:0519-86504325; 0519-86505133    传真:0519-865047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0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