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数字画》课程纲要
一、课程名称: 创意数字画
二、课程类型:拓展型课程
三、课程实施对象:初二参与社团的全体学生
四、课程简介
本社团以数字的外形作为联想、发现和创意的依托,巧妙地、不牵强地在数字上稍加变化,使之成为各种有趣的数字画。是突出以思维训练为重要学习内容的社团活动。激活大脑中储存的形象记忆是本课学习活动展开的关键。
五、课程背景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喜欢画画,数字画课程的开设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学习活动选用材料简便,方法灵活,并且便于活动的展开和扩展,个体创造的成功感与集体合作的成就感均能得到直接的体验和感受,符合初中生的学习需要和创造愿望。本学期开设的数字画课程为一部分有特长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性才艺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的一技之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以点带面,促进全校的美术活动。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六、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制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2、通过画、描等多种方法及对废弃物的合理利用,设计制作出数字画作品。
3、知道生活与美术紧密相连的关系,学会观察生活、收集废旧材料,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课程具体内容作品可以是卡通形象、水果食物、动物植物、汽车楼房以及所有可以创作的形象,提倡学生自主性创作。
七、课程内容
第一步: 基本技法训练 简笔画是通过目识、 心记、 手写等活动, 提取客观形象最典型、 最突出的主要特点, 以平面化、 程式化的形式和简洁的笔法, 表现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识性和示意性的绘画 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优秀的绘画作品, 增强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进而激发学生绘画的欲望。 在此基础上, 传授学生一些简单的绘画知识与技法, 并让学生通过本阶段的训练, 能较熟练运用绘画技法表现自己的见闻。
第二步: 综合能力训练 1、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从整体到局部, 从外部的表向到内在的联系,通过观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去认识对象, 使学生观察事物比较敏锐、 正确、 细致、 完整、 对形体区别的判断, 明暗的感觉、 空间、 色彩辨析能力加强。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用美术特有形式去表达学生自己的内心感受, 对理想的描绘, 对美好事物的讴歌, 开阔学生的思维, 促进智力和才能的发展。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表现能力, 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创作表现能力, 通过主题绘画, 生动地向人们阐明自己的感受, 观点和意图。
第三步: 自由创作阶段 当学生的技能技法有一定的水平, 掌握一定的素材后, 就放手让学生自由创作,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争取在本学年末,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作品。 总之, 通过这次活动,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及爱好, 提高学生具体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空间知觉、 形象记忆及创造能力。
八、课程实施
1、了解数字画的相关知识
2、制作数字画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欣赏优秀创意手工作品,开拓学生眼界。
5、及时用相机拍摄活动内容。(集体或个人)举办美术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为同学们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的舞台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要精心指导,
严格把关。学生大胆构思,不拘一格,精心绘制,多出佳作,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
具体课程安排如下
周次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2 | 了解数字画的相关知识,欣赏不同优秀数字画
| 讲解法,展示法 |
3 | 基本技法训练 | 练习法、模仿法 |
4 | 综合能力训练 | 练习法、模仿法 |
5 | 六种动物头像(圆形) | 实践法、展示法 |
7 | 太阳月亮变形(圆形。 椭圆形) | 实践法、展示法 |
8 | 娃娃头像及水果(圆形组合及变形) | 练习法、模仿法 |
9 | 花卉临摹(基本型变形) | 练习法、模仿法 |
10 | 八种蝴蝶不同姿态临摹 | 实践法、展示法 |
12 | 涂色训练 | 合作交流及分享 |
13 | 六种树木临摹(组合训练) | 合作交流及分享 |
14 | 四种动物临摹(组合训练) | 练习法、模仿法 |
15 | 风景临摹(基本形状组合训练) | 练习法、模仿法 |
16 | 涂色训练 | 实践法、展示法 |
17 | 涂色训练 | 合作交流及分享 |
18 | 自由创作阶段 | 练习法、模仿法 |
19 | 成果展示 | 合作交流及分享 |
九、课程评价
1.评价原则
创意手工校本课程的评价,必须以学生个体的基础水平为基点,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综合评价主要以学习态度、技能发展、作品成果、同伴互助、作品创意等为依据,对学生作出客观性、激励性的评价。
2.评价方式
本课程在评价方式上,要求做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与师评相结合。具体做法如下:
课堂参与活动评价(自评、小组互评):分享在课堂中完成的数字画成果,你能获得多少分?
课后参与活动评价(家长评价):课后材料准备及成果展示,你能获得多少分?
课堂表现与学期总结(师评):在课堂准备与成果展示过程中,你能获得多少分?